【行业要闻】
1、统计局:12月中旬与12月上旬相比黑色金属价格普遍上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中旬与12月上旬相比黑色金属价格普遍上涨。其中螺纹钢(Φ16-25mm,HRB400E)的价格4756.0元/吨,环比上涨0.8%;线材(Φ6.5mm,HPB300)的价格4953.1元/吨,环比上涨0.5%;普通中板(20mm,Q235)的价格5134.3元/吨,保持持平;热轧普通薄板(3mm,Q235)的价格4928.9元/吨,环比上涨0.9%;无缝钢管(219*6,20#)的价格5821.9元/吨,环比下跌0.3%;角钢(5#)的价格5182.6元/吨,环比上涨0.8%。
2、中钢协:12月中旬,20大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784万吨
中钢协数据显示:12月中旬,20大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784万吨,环比减少43万吨,下降5.2%,库存延续前期下降走势;比去年初增加54万吨,上升7.4%;比去年同期增加55万吨,上升75%。
3、中钢协:12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1890.46万吨
中钢协数据统计,2021年12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1890.46万吨、生铁1636.33万吨、钢材1830.52万吨。其中,粗钢日产189.05万吨,环比下降2.26%;生铁日产163.63万吨,环比下降0.33%;钢材日产183.05万吨,环比上升1.73%。
4、中钢协发布钢铁行业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日前,中钢协发布钢铁行业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此计划涉及21个钢铁项目,宝武、马钢、宝钢、首钢、河钢、日照钢铁等数家钢企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单位具参与其中。
5、钱刚:“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钱刚表示,“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人力资本竞争力显著提升,人力资源结构持续改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有力支撑了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其具体表现为:全行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职工总数减少18%,粗钢产量增长32%,全行业主业在岗实物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12%,是“十二五”年均增速4%的3倍;“十三五”职工人均年工资从5.99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0.12万元,年均增速18%,是“十二五”人均年工资增速5%的3.6倍,扭转了钢铁行业工资增幅多年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幅的趋势;“十三五”期间职工年龄结构、岗位结构、学历结构均稳步改善,多项指标显示钢铁行业人力资本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
6、“十三五”期间,河北省累计压减退出炼钢产能8212.4万吨
“十三五”期间,河北省累计压减退出炼钢产能8212.4万吨、焦化产能3144.4万吨。沿海临港和资源富集地钢铁产能占全省总量的87%。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233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95家,排名全国第7位,钢铁行业绿色工厂数量全国第一。
7、山西省钢铁行业将实施试行超低排放差别化电价政策
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能源局联合发布通知,决定从2021年1月10日起对全省钢铁行业实施试行超低排放差别化电价政策,规定对未按要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省内钢铁企业,其生产用网购电量实行用电加价政策,直至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并通过评估监测后停止加价。
8、首钢通钢高炉日产破2016年以来历史最高纪录
12月21日,从首钢通钢炼铁事业部传来喜讯:三号高炉日产登上6000吨大关,产铁6005吨,打破2020年2月17日6001吨纪录;两座高炉日产达到12256吨,刷新2018年6月19日创下的纪录,创两座高炉2016年以来日产最好成绩。
9、2022年全球钢材需求量预测为18.76亿吨
李新创近日在“2022年中国和全球钢铁需求预测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表示,预计2022年全球钢材需求量为18.76亿吨,同比增长2.0%。李新创说:“根据对全球及各地区经济发展与钢材需求量分析,预计2021年全球钢材消费量为18.40亿吨,同比增长3.7%;预测2022年全球钢材需求量为18.76亿吨,同比增长2.0%”。
10、日本11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1%
根据日本钢铁联盟的数据,2021年11月日本粗钢产量达到804万吨,同比增长10.7%。今年1-11月粗钢产量为8840万吨,同比增长17%,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达到9600万吨。
【能源资讯】
1、统计局:12月中旬与12月上旬相比焦煤(主焦煤)价格上涨4.6%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中旬与12月上旬相比焦煤焦炭价格稳中上涨。其中焦煤(主焦煤)的价格2091.7元/吨,环比上涨4.6%; 焦炭(二级冶金焦)的价格2478.5元/吨,较上旬保持持平。
2、山西:煤电保供“减退缓”税359户次共9.8亿元
从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获悉,截至11月29日,山西煤电保供“减退缓”税规模9.8亿元,“减退缓”户数359户次;制造业中小型企业缓税规模5.5亿元,缓税户数8697户。
3、全国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皆超十五天
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国铁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电煤保供部署,持续推进今冬明春发电供暖用煤运输保供专项行动,电煤发送量保持高位运行,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持续增加,截至12月13日,存煤7195万吨,较9月底增加4213万吨、增长141.3%,平均可耗天数达25.5天,较9月底增长11.5天,存煤可耗天数15天以下的直供电厂全部消除。
4、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建议建立进口煤协调机制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在北京市召开2021年中国进口煤峰会。峰会建议建立进口煤协调机制,形成政府引领、市场运行、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进口煤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格局。建议锁定一定比例的国际煤炭资源,以电煤消费企业和部分国家储备基地为实施主体,逐步建立进口电煤中长期合同制度,增强国内电煤供应保障能力,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形成相对稳定的进口煤供应体系,将能源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当天现场签约的煤炭进出口专业委员会部分成员单位共完成2022年度国际市场电煤中长期合同首批签约量2582万吨,合同金额24.9亿美元。
5、中国新能源发电量年内首超一万亿千瓦时
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今年前11月,我国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0355.7亿千瓦时,年内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97%,占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达到13.8%,同比提升2.14个百分点。10355.7亿千瓦时,基本相当于今年同期的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数据。
6、国家能源局明年能源工作的七大重点任务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发布了明年能源工作的七大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深化电力中长期交易,不断扩大市场交易规模。深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动具备条件现货试点转入长周期运行。积极推动辅助服务成本向用户侧疏导,通过市场机制充分挖掘供需两侧的灵活调节能力,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支持引导省级管网以市场化方式融入国家管网,积极推进油气干线管道建设和互联互通,推动省级管网运营企业运销分离,鼓励用户自主选择供气路径和供气方。加快制定能源法,修订电力法、煤炭法和可再生能源法,推进石油储备条例制定工作。
7、印尼:2022年国内煤炭产量预计增至6.64亿吨
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ESDM)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国内煤炭产量将增长到637-6.64亿吨。与此同时,该商品的使用量可能会增长到1.9亿吨。
8、欧洲能源短缺未现缓解迹象
近日,欧洲2022年夏季交货的天然气远期价格涨破100欧元(约合113美元)/兆瓦时,又创下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市场认为能源困境将至少延续到2022年夏季。而交易员们更是押注这种前所未有的供应紧缩情况将持续到2023年初。当地分析机构预警称,欧洲天然气价格2021年年内最高涨幅729%,电价暴涨500%,如果涨价势头继续,最坏的情况可能引发“市场危机”。
【证券期货】
1、国内期市日间盘多数品种收红
24日国内期市日间盘多数品种收红,能化类品种领涨,苯乙烯主力合约涨超5%,尿素、液化石油气、焦煤、铁矿石等主力合约均有不俗涨幅,玻璃主力合约跌超3%。
2、创业板指收跌2.27% 行业板块普遍飘绿
24日,A股三大股指全线收绿,创业板指跌2.27%。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69%,深证成指跌1.03%,创业板指跌2.27%。盘面上看,行业板块普遍飘绿,其中休闲服务、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板块涨幅居前,有色金属、电气设备板块领跌。两市个股跌多涨少,共计941只个股上涨,3117只个股下跌,55只个股涨停。
3、年内A股2505起并购重组
数据统计,按首次公告日并剔除交易失败案例来看,截至12月24日,年内A股市场共发生2505起并购重组事件,涉及资金规模达1.11万亿元,数量及规模较去年同期均小幅增长。从上市板块来看,主板为并购重组主要板块,涉及资金规模超8500亿元,占77%。
4、年内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突破3万亿份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年内新成立基金1847只,总发行份额达30501.67亿份,继2020年后再次突破3万亿份。从具体类型来看,其中新成立股票型基金492只,发行份额达3672.18亿份;混合型基金861只,发行份额达17788.85亿份;债券型基金359只,发行份额达7471.09亿份;另类投资基金1只,发行份额达2.33亿份;QDII基金32只,发行份额达330.67亿份;FOF基金91只,发行份额达1160.56亿份;此外,今年还有11只REITs基金新发,发行份额达76.00亿份。
5、2021年最后一周解禁市值超千亿元
Wind数据显示,上周(12月20日至12月24日),两市共有包括中国移动、汇通集团、国芯科技、威博液压等七家企业进行网上网下发行,实际募资额合计为622.38亿元。本周(12月27日至12月31日),天岳先进、泰慕士、招标股份、亚虹医药等七只新股将开启网上网下发行,预计募集资金合计为72.58亿元。
6、上期所:铜、铝、锌等期货交割手续费标准将调整为0
据上海期货交易所12月24日消息,自2022年1月8日起至2023年1月8日止:铜、铝、锌、铅、镍、锡、螺纹钢、线材、热轧卷板、不锈钢、黄金、白银、天然橡胶、纸浆、燃料油、石油沥青期货交割手续费标准暂调整为0(含期货转现货和标准仓单转让等通过交易所结算并按交割标准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7、上期能源:原油、国际铜等期货交割手续费标准将调整为0
据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12月24日消息,自2022年1月8日起至2023年1月8日止:原油、低硫燃料油、20号胶和国际铜期货交割手续费标准暂调整为0(含期货转现货和标准仓单转让等通过能源中心结算并按交割标准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8、港交所宣布腾讯控股结构性产品、期货及期权调整
因应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腾讯控股)派发特别中期股息,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24日宣布腾讯控股结构性产品、期货及期权合约的调整安排。根据港交所今日披露的公司行动事宜,腾讯控股以实物分派的方式宣派每21股股份获发1股京东集团A类普通股的特别中期股息,除净日为2022年1月20日。
9、公募基金展望2022年:结构性行情延续
年岁交替之际,海富通、中欧、华泰柏瑞、景顺长城等多家公募基金相继发布2022年投资策略报告。尽管市场波动性可能有所加大,各家基金公司对于2022年权益市场仍持乐观态度,在结构性机会下,绿色能源与消费板块或成为两大投资主线。
【国际要闻】
1、高盛:2021年中国企业股票发行融资额再创历史新高
从高盛集团获悉,今年以来(截至2021年12月21日),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中国企业股票及股票挂钩发行融资总额逾3103亿美元,继2020年的2815亿美元后再创历史新高。
2、黄皮书:未来3到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3.0%到3.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3日在京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下称“黄皮书”)指出,从中长期看,全球仍处在中低速增长轨道,未来3到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3.0%到3.5%。
3、王受文:中国将继续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
商务部副部长、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今日在“中国加入APEC三十周年工商界主题活动暨2021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表示,加入APEC三十年,中国的平均关税下降到7.4%左右。今年中国还将继续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加强投资促进和保护,并且将以实际的行动深化国内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更多的贡献。
4、美国关键通胀指标升至近40年新高
美国经济分析局(BEA)23日报告称,美国通胀的一项关键指标——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上个月同比增长5.7%,与预期相符,这是自1982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5、日本2022年度预算案将超107万亿日元
综合日媒报道,24日,日本政府于内阁会议决定,2022年度原始预算案的一般会计总额,达到约107.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万亿元),连续10年创新高。此外,财政收入超3成将用新发行国债填补,财政或将进一步恶化。
6、英国11月汽车产量创37年新低
英国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协会(SMMT)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疫情持续冲击供应链,英国11月汽车产量同比下降28.7%,至75756辆,创1984年以来同月最低。但电动汽车产量飙升了53%。今年前11个月,英国汽车产量不到80万辆,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减少43.3万辆。
7、英国智库:全球经济将于明年首破100万亿美元
英国研究机构“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CEBR)预测,全球经济将在明年首次突破100万亿美元,比之前的预测提前了两年。CEBR副主席Douglas McWilliams指出,对本世纪20年代来说,重要的问题是世界经济如何应对通货膨胀,若情况不能得到控制,那么世界将需要为2023年或2024年的经济衰退做好准备。
8、IMF:预测韩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为4.3%和3.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6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韩国今年的GDP将达1.8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6万亿元),明年为1.91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2万亿元),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4.3%和3.3%。如果IMF的预期得以实现,韩国将从2020年起到明年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十的排名。韩国经济排名在连续几年下滑后,在2018年上升到了第10位。该排名在2019年下降到第12位,去年又回到了第10位。
9、韩国将在1-3月释放317万桶石油储备
在与美国讨论后,韩国宣布了释放石油储备的详细计划。韩国将在1-3月释放317万桶石油储备,317万桶占到韩国政府9,700万桶储备的3.3%。208万桶原油将释放给韩国炼厂,109万桶成品油将通过拍卖投放。
10、韩国房价涨幅全球居首
报告显示,今年韩国全国房价平均上涨19.08%,创下14年来最大平均涨幅。韩国统计厅发布“2020年中壮年行政统计”资料显示,每10名中壮年(40至64周岁)人群中,有6人名下没有房产。4年来,首尔99平方米的公寓均价几乎涨了一倍。而在这4年时间,韩国国民的实际收入仅上涨约7%。
11、新加坡物价11月份上涨3.8%
当地时间12月23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贸易与工业部发布数据称,11月份新加坡整体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3.8%,涨幅高于10月份的3.2%,是2013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国内财经】
1、李克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李克强指出,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付出长期艰苦卓绝努力。当前,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希望大家继续围绕创新宏观调控、壮大市场主体、保障基本民生等深入调研,贡献真知灼见。
2、财政部:1-11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0.2%
据财政部12月24日消息,2021年1-11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效益指标持续增长,国有经济运行稳定恢复。营业总收入方面,1-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673406.6亿元,同比增长21.4%。利润总额方面,1-11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1434.9亿元,同比增长40.2%,两年平均增长13.8%。应交税费方面,1-11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47942.8亿元,同比增长18.8%。资产负债率方面,11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3%,与上年持平,中央企业67.0%,与上年持平,地方国有企业62.7%,与上年持平。
3、国新办:交通运输行业加快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2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情况。2021年,交通运输行业加快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一是稳步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二是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三是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4、两部门:到2025年制定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产品、管理及应用等标准100项以上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12月24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并印发了《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建设目标包括,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持续完善。制定术语定义、通用需求、供应链/产业链、人才等基础共性标准15项以上,“5G+工业互联网”、信息模型、工业大数据、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标准40项以上,面向汽车、电子信息、钢铁、轻工(家电)、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标准25项以上。
5、2020年度中国交强险承保机动车首超3亿辆
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度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承保机动车首次超过3亿辆,其中汽车投保率达到95%,保费收入2270亿元人民币,保障金额达43万亿元。
6、住建部部长: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涉及面广,对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已成为社会共识。王蒙徽表示,将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加强预期引导,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7、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公布
国人大常委会会议24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草案),建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明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8、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
据生态环境部12月24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探索差异化的气候投融资体制机制、组织形式、服务方式和管理制度,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决定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组织编制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
9、《中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21》发布
24日上午,由中国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网商银行协办的《构建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论坛》在中国新闻社举行。《报告》指出,我国在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推行建设普惠金融国家战略方面更是引领全球。
10、基建稳增长发力 月内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额达2.28万亿元
进入12月份以来,浙江、安徽、陕西、福建等地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据《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12月1日至12月26日,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总投资金额合计2.28万亿元。与此同时,多地也在谋划明年的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