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钢信宝 > 新闻资讯 > 财经简讯 # 2022年1月14日 星期五
财经简讯 # 2022年1月14日 星期五
来源: 发布人:钢信宝 发布日期:2022.01.14
正文信息

【行业要闻】

1、商务部:钢材价格环比下降2.7%,同比上涨16.3%

据商务部监测,12月份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环比下降4.6%。从主要品种来看: 钢材价格环比下降2.7%,同比上涨16.3%,其中热轧带钢、焊接钢管、普通中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3.7%、3.4%和3.1%。有色金属价格环比下降0.6%,同比上涨17.3%,其中铜价环比下降1.6%,锌、铝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9%和0.5%。

2、工信部:到2023年初步建立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工信部印发《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明确到2023年,初步建立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制定不少于20项相关标准;对于智能化水平较高的细分领域,实现智能装备、智能矿山、智能工厂标准基本覆盖,重要的智能服务、智能赋能技术、集成互联标准有所覆盖;其他细分领域优先制定智能工厂标准;实现重要关键技术标准在行业示范应用。

3、中钢协:钢铁行业将总体呈现“5+1”降碳路径模式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李新创表示,落实“双碳”目标,钢铁行业将总体呈现“5+1”降碳路径模式,即:节能与能效提升、用能及流程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布局、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低碳技术创新应用,以及体制机制完善等。

4、钢铁行业要做好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准备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表示,2021年可以称作“碳中和元年”,钢铁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积极从政策导向、行业协同、技术创新、低碳发展规划等方面推动“双碳”进程。碳交易方面,钢铁行业要做好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准备,积极开展钢铁碳资产评估和管理运营工作,并高度关注碳金融工具及其应用。

5、本周五大品种钢材产量934.94万吨

 数据显示:本周,五大品种钢材产量934.94万吨,周环比增加7.08万吨;表观消费量915.93万吨,周环比增加7.43万吨;钢材总库存量1334.10万吨,周环比增加19.01万吨。其中,钢厂库存量417.05万吨,周环比减少9.29万吨;钢材社会库存量917.05万吨,周环比增加28.30万吨。

6、抚顺特钢:2021年净利同比预增32%-48%

抚顺特钢晚间公告,预计2021年净利润7.28亿元-8.15亿元,同比增长31.98%-47.74%,公司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高端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7、淡水河谷与柳钢集团就开发炼钢脱碳解决方案签署谅解备忘录

13日,淡水河谷与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寻求机会开发专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炼钢方案。双方计划对以下事项共同研究和探索合作的可能性与可行性:1、柳钢集团在东南亚建设一座金属炉料工厂,淡水河谷向其供应高品位铁矿石产品;2、柳钢集团使用Tecnored技术处理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3、建设选矿和磨矿设施,在中国港口或柳钢集团工厂内生产高品位球团精粉。

8、印尼政府可能在2022年开始对镍铁和镍生铁出口征税

印尼海洋与投资事务部副部长Septian Hario Seto近日表示,印尼政府可能在2022年开始对镍铁和镍生铁出口征税。他提到,如果镍价在15000美元/吨以上,将可能征收2%的税,并且税额随镍价增长而增加。征税主要是为了促进下游镍产业投资。

能源资讯

1、商务部:煤炭价格环比下降7.5%,同比上涨63.4%

据商务部监测,12月份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环比下降4.6%。从主要品种来看:煤炭价格环比下降7.5%,同比上涨63.4%,其中动力煤、炼焦煤、二号无烟块煤价格环比分别下降8.5%、7.0%和4.4%。成品油价格环比下降5.0%,同比上涨30.2%,其中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下降5.4%、5.2%和4.8%。

2、四川首个国家级储煤基地接入国家铁路网

12日凌晨5:30分,历经近4个小时的紧张作业,中铁八局七公司承建的新建四川广安高兴站货场岔改拨接施工顺利完成,标志着高兴站货场与既有襄渝铁路、兰渝铁路接轨,正式接入国家铁路网,为四川省首个国家级储煤基地投入使用奠定坚实基础。

3、宁夏:2025年煤炭产能控制在1.4亿吨

宁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制定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全区煤炭产能控制在1.4亿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煤炭消耗下降15%,燃煤电厂平均供电标准煤耗降低到300克/千瓦时以下。 

4、1月达拉特旗生产原煤479.5万吨 同比增长36.7%

鄂尔多斯政府网站消息,受市场需求、政府保供政策的带动以及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达拉特旗原煤生产量保持正增长态势。11月份,生产原煤479.5万吨,同比增长36.7%。 1-11月,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生产4201.6万吨,同比增长23%,比2019年同期下降13.4%,两年平均下降6.9%。 

5、2022焦煤长协价同比上涨超50%

今年各地焦煤长协价格已基本全部确定,山西、淮北等地焦煤长协价为每吨2200元左右,与去年四季度价格保持一致,而与去年同期相比,则高出了50%以上。有市场人士预测,这对部分上市煤企形成利好,拥有优质焦煤资源的煤企一季度业绩或大幅增长。

6、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能源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的通知》。旨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推进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深入推进公平竞争实质性审查,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干预市场主体的合法交易行为以及市场价格,不得设置不合理门槛,不得组织开展专场交易,鼓励市场主体参与跨省跨区交易。

7、2021年江苏用电量首破7000亿千瓦时

1月12日,据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7000亿大关,达710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其中,工业用电量4980.0亿千瓦时,增长10.1%,均创历史新高。用电量、人均用电量均超德国等发达国家。 

8、国家开发银行获首批103亿元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

自国家开发银行获悉,该行日前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的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102.67亿元。该专项支持工具采用“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由国家开发银行自主决策向显著碳减排领域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再由人民银行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按照贷款本金的60%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

9、2021年12月份黑德兰港铁矿石出口量环比增长17% 

据澳大利亚黑德兰港港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2月黑德兰港铁矿石出口量约为5084万吨,较2021年11月的4339万吨增加745万吨,环比增长17%。较去年同期的4650万吨增加434万吨,同比增长9%。其中,发往中国的铁矿石量约为4212万吨,较2021年11月的3649万吨增加563万吨,环比增长15%。较去年同期的3996万吨增加216万吨,同比增长5%。

10、EIA:2021年美国煤炭产量5.79亿短吨 同比增8.2%

近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最新《短期能源展望》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煤炭产量为 5.79亿短吨(5.25亿吨),较2020年的5350亿短吨增长8.2%。  报告显示,尽管预期电力行业煤炭需求将下降,但预计2022年美国煤炭产量仍将达到6.12亿短吨,同比增加3300万吨,增长6%。2023年煤炭产量预计为6.19亿吨,同比增长1%。

11、俄罗斯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全球排名第一

根据BP公司发布的年度报告,截至2021年年底俄罗斯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全球排名第一,共有37.4万亿立方米。排名第二的为伊朗(32.1万亿立方米),然后是卡塔尔(24.7万亿立方米),土库曼斯坦(13.6万亿立方米)和美国(12.6万亿立方米)。截至2021年年底,BP评估全球已探明天然气总量为188.1万亿立方米。

证券期货

1、A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

13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截至收盘,沪指跌1.17%,深证成指跌1.96%,创业板指跌1.71%。 盘面上,行业板块中,中药、农业服务、小金属、饮料制造、厨卫电器等板块领跌,酒店餐饮、煤炭开采、贵金属、零售等板块涨幅居前。概念板块中,盐湖提锂、培育钻石、禽流感、医药电商等板块跌幅居前,预制菜、数字货币、社区团购、无人零售等板块领涨。预制菜板块中,国联水产、华天酒店、金陵饭店、全聚德、海欣食品等多只个股涨停。

2、国内期市日间盘硅铁主力合约收涨近3.7%

13日国内期市日间盘收盘,国内期货收盘涨多跌少。股指大跌,IH跌2.02%,IF跌1.86%。硅铁涨3.69%,原油、乙二醇、甲醇涨近2%,沪银、国际铜、淀粉、沪铜、豆二涨超1%;跌幅方面,液化石油气跌超3%,不锈钢、焦炭跌近2%,尿素、沪铝、苯乙烯跌超1%。

3、黑色系夜盘期货多数收跌

13日,黑色系夜盘期货多数收跌,焦炭跌2.16%,焦煤跌1.84%,铁矿石跌1.49%,动力煤跌1.26%。国际铜夜盘收跌0.37%,沪铜收跌0.68%,沪铝收跌1.30%,沪锌收涨0.12%,沪铅收涨1.40%,沪镍收涨0.41%,沪锡收跌1.58%。不锈钢夜盘收跌2.58%。

4、沪铜资金单日净流入超12亿

13日,期货品种(活跃)涨幅榜,前三分别为:硅铁(+3.69%),原油(+1.83%);乙二醇(+1.74%);期货品种(活跃)跌幅榜,前三分别为:LPG(-3.5%),不锈钢(-1.89%),焦炭(-1.86%)。期货品种(活跃)资金流入,前三分别为:沪铜(+12.38亿),甲醇(+5.75亿),纯碱(+4.19亿);期货品种(活跃)资金流出,前三分别为:沪铝(-4.62亿),铁矿(-3.82亿),沪锡(-3.51亿)。

5、2021年香港证券市场市值下降10.82%

香港交易所13日发布2021年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证券市场市值为423811亿港元,同比下降10.82%。数据显示,2021年新上市公司98家,比2020年的154家下降36.36%。其中有20家生物科技公司,比2020年的14家上升了42.86%。同时,集资额较2020年的高位有所回落。2021年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为3288亿港元,较2020年下降了17.82%。

6、多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12日收盘,今年以来,银行板块今年以来上涨4.29%,在申银万国31个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第二。目前多家上市银行的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有金融机构提醒,2021年以来,受低基数等因素影响,上市银行利润大幅回升。预计2022年上市银行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可能回落到6%~10%之间。

7、中上协: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普遍“压线交卷”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文表示,根据协会联合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间调研报告》,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普遍存在“压线交卷”现象,超过60%的中国上市公司集中在4月中下旬披露年报。

8、中上协:预计2022年8月A股上市公司将超过五千家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文表示,截至2021年11月30日,A股上市公司4640家,较年初新增479家,月均新增43家。依此节奏,2022年8月上市公司家数料将突破5000家,距去年突破4000家整数关口仅用时1年。此前四个1000家新增分别用时10年、10年、6年和4年。科创板设立并试点注册制以来,上市公司数量加速度递增。

国际要闻】

 1、李克强:RCEP如期生效实施为契机 推进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13日在中南海紫光阁应约同越南总理范明政通电话。李克强指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今年年初如期生效,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要素自由流动、推动贸易投资扩容升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方愿同越方以及其他RCEP成员国一道携手推动RCEP有效实施,推进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造福地区各国人民。

2、商务部: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超1.1万亿元

商务部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超1.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引资规模和质量双提升。2021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93.6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较快,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7%,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9.2%。

3、2月1日起我国将对韩国实施RCEP协定税率

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于2022年2月1日起对韩国开始生效。为严格履行协定承诺,积极推动RCEP全面生效实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2年2月1日起对原产于韩国的部分进口货物实施RCEP协定承诺的第一年税率。根据协定规定,后续年度税率自该年1月1日起实施。

4、报告:2021年全球风投融资达创纪录6210亿美元

CB Insights周三报告,2021年全球风投融资达到创纪录的6210亿美元,较2020年的2940亿美元增长逾一倍。其中,1亿美元以上的风投融资达到创纪录的1556笔,远超过2020年620笔。因后期风投交易的估值迅速上升,2021年独角兽数量增加了69%至659家。金融科技公司获得的风投融资达到1320亿美元,占2021年风投总额21%,成为最热门的风投交易类型。

5、美国2021年12月CPI上涨7% 创近40年来最大涨幅

当地时间12日,美国劳工部称,美国2021年12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创下近40年来的最大涨幅。 据报道,美国2021年12月的通胀率创下新高,其原因之一为,在供应链瓶颈和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能源成本的下降不足以抵消食品、房租和汽车等主要商品价格的稳步上升。

6、美联储褐皮书:美国经济温和扩张 多地休闲客流回落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月12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各地的经济活动在去年最后几周温和扩张,经济增长持续受到供应链中断和劳动力短缺限制,多地休闲客流出现突然回落的情况。

7、泰国政府将于4月1日起对国际游客征收入境费

当地时间1月12日,泰国旅游和体育部部长透露,将从2022年4月1日起,对外籍游客征收每人300泰铢(约合人民币57元)的入境费,这笔费用将通过航空公司在游客购买赴泰机票的环节收取。该收入将被纳入泰国国家旅游促进基金,由旅游和体育部管理,用于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8、日本去年半导体设备销售额料将超预期

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SEAJ) 13日发布市场预测,预计2021财年日本产半导体设备的销售将比上财年增长41%,达到3兆3567亿日元(约1812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值连续两年增长,比去年10月时的预测值(3兆2631亿日元)有所上调。

9、英国与印度将正式启动自贸会谈

据外媒报道,英国与印度1月13日将在新德里正式启动关于自由贸易协定的会谈,寻求货物与人员更加自由往来。 报道称,英国把同印度达成自贸协定作为英国脱欧后的一项当务之急。英国国际贸易大臣与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当地时间13日将在新德里会晤,下周开始第一轮谈判。 据报道,英国方面称,两国若达成自贸协定,英国对印度的出口可能倍增,到2035年,两国年贸易额将增加280亿英镑(约383亿美元)。据英国统计,2019年两国贸易总额为230亿英镑(约315亿美元)。

国内财经

1、央行:2021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

中国央行12日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多增3150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7.92万亿元。此外,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9.68万亿元,同比多增323亿元。

2、央行:2021年社融规模增量达31.35万亿元

中国央行12日公布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1.3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少3.44万亿元,比2019年多5.6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9.94万亿元,同比少增907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715亿元,同比多增265亿元。此外,2021年127206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1669亿元。

3、2025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将达10%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而在2020年这一数值为7.8%,这意味着我国数字经济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机构测算,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达13万亿元。

4、市场监管总局:到2022年底建立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机制

市场监管总局13日发布的《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底,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建立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机制,对辖区内全量企业实施科学分类,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在“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工作中常态化运用。到2023年底,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专业领域监管的有效结合,建立健全适用于专业领域的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5、工信部谈汽车缺芯:推动提升汽车芯片供给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在12日工信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自2020年以来,汽车行业企业一直受到芯片短缺问题困扰,2021年更是深感“芯”痛,国内外多家汽车企业因此减产或短期停产。 据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汽车芯片短缺问题,多措并举保障汽车芯片供应,维护汽车工业稳定运行,近期重点开展工作。

6、2021年中国船舶集团完工交船206艘

据统计,2021年中国船舶集团经营承接1301.5亿元人民币/2598.4万载重吨,完工交船206艘/1708.1万载重吨,手持订单4195.3万载重吨,不仅超额完成年度指标,而且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1.5%、20.2%、20.5%(以载重吨计),位居全球各造船企业之首。其中经营承接合同金额比年度计划翻了一番,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最新纪录。

7、最高法发布生态环境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新规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解释》明确,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对恶意侵权者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将承担比实际损失高出两倍的惩罚性赔偿金。

8、中银香港:预计香港今年经济增幅约3%

中银香港12日举行记者会,发布2022年经济及投资展望。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表示,在基本情景下,预料2022年香港经济将录得3%左右的增幅,接近长期平均增长水平。

9、2021年山东三项外贸指标增速高于苏浙粤

山东省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月13日在济南召开。记者现场获悉,2021年前11个月,山东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2.6个、15.1个、9.2个百分点,这3项指标增速均高于苏浙粤。实际使用外资增速高于全国7.3个百分点,高于广东、浙江10.3个、13.2个百分点。

10、四川将促进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 提升外资制造业占比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13日在成都召开“2022年全省经济合作工作会议”,会上提出,要引导外资投向绿色低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食品饮料等领域,提升外资制造业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