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钢信宝 > 新闻资讯 > 李新创:深化改革化解钢铁业七大难题
李新创:深化改革化解钢铁业七大难题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发布人:钢信宝 发布日期:2022.01.29
正文信息

 深化改革

  化解钢铁业七大难题

  ——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

  中国财经报 李忠峰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钢铁产量与消费量不断攀升。与此同时,钢铁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科技含量持续提升,“走出去”取得巨大成绩。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钢铁业发展面临七大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难题一:

  化解过剩产能的成果尚需巩固提升

  李新创认为,当前,钢铁产业集中度不够高,企业比较分散,布局不够合理;钢铁行业产品结构、工艺结构、技术结构转型升级仍有较大空间;化解过剩产能的成果尚需巩固提升。

  “随着供求关系改善,钢材价格回升,企业效益好转,有些地方出现盲目招商引资、不顾条件大上快上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钢铁行业仍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他说。

  他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应继续严格执行禁止新增产能相关规定,巩固提升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成果;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由企业通过自主决策开展兼并重组;进一步加强宏观引导,不断优化钢铁行业布局;支持钢铁企业、科研院所加大重点领域关键材料和共性技术研发,不断提高钢铁行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引导钢铁企业进一步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难题二:

  低碳转型支撑体系亟待完善

  李新创表示,当前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支撑体系仍显不足,包括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管理体系、标准体系、金融体系、能力建设体系等。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没有科学的碳达峰碳中和方案,在低碳人才、低碳技术、低碳生产、低碳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短板。

  他建议,钢铁行业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从5个方面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结构性降碳仍需循序推进。加快调整原燃料结构、能源结构、流程结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是我国钢铁工业深入推进减排降碳的关键,但这一系列调整仍处于逐步演进的过程,且结构降碳需要时间,竞争力有待提升。

  ——进一步强化政策、技术、金融及税收等多角度的支撑。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作,减少烧结矿用量。支持钢铁企业等牵头成立大型废钢回收加工配送企业,推进废钢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鼓励废钢加工企业加强创新研究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由废钢供应商到加工配送综合服务商的转变。推动废钢现货、期货平台建设,促进形成公开透明有序的废钢定价机制。

  ——提升突破性低碳技术的经济性、成熟度。现阶段低碳发展新工艺、新设备的技术储备不足。目前仅中国宝武、河钢集团等少数钢铁企业已尝试开展氢能冶炼等技术的研发示范,但尚未形成工业化、规模化应用。

  ——强化市场化机制的有效支撑。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5%左右。初步估算,要实现30%碳排放下降,不同类型钢铁企业吨钢投入在500—1500元之间,总资金投入需近1万亿元,耗资巨大,市场化机制须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电力行业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钢铁等重点控排行业也将逐步纳入。应进一步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正向引导作用,做强做优先进企业、发展绿色金融创新、建立完善行业绿色金融准入标准。”李新创表示。

  难题三:

  能耗双控形势下消费增量有限

  钢铁行业能源消耗占比高、碳排放量大。从发展形势看,能耗双控已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空间甚至是生存空间的前置评估条件。

  在严峻的能耗双控形势下,我国钢铁行业未来可获得的能源消费增量极其有限,而进一步降低能耗强度的空间收窄,地方能耗双控压力大,钢铁行业陷入限电限产局面。

  李新创表示,2021年,国家开始实行能耗双控目标季度预警等级,较以往更强调过程管理,各地压力倍增。同时,前期煤炭价格高涨对于电力市场造成冲击,导致一些“双红”省份推出限电限产的“一刀切”举措。短期看,地方出台的相应政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很大影响,但长期看,将促进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用能结构,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转型。

  针对钢铁行业面临的能耗双控问题,他建议严控新增产能,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原料结构及工艺流程转换;高度关注能效提升,开展系统诊断;全面推进钢铁绿色低碳升级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加快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

  难题四:

  超低排放改造不均衡欠规范

  李新创说,目前,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存在三方面短板:一是区域间进展不均衡。重点区域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进展较快,非重点区域进展较慢。二是缺乏减污降碳协同的超低排放治理可行技术指南或工程技术规范。部分钢铁企业在选择治理技术路线时,忽视源头控制,大做末端治理;不考虑调整清洁运输结构,“公转铁”推进慢,一味提高运输车辆排放标准。还有部分企业超低改造工程不达标,稳定性差,评估监测时又要推倒重来,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三是部分企业对超低排放改造与评估监测认识不足,评估单位水平参差不齐。

  他建议,钢铁大省应尽快出台超低排放激励政策与措施,完善钢铁超低排放改造技术体系和钢铁超低排放环境监管机制。

  难题五:

  资源保障面临多方面结构失衡

  李新创表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资源保障问题是结构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球铁矿石需求结构不均衡。2020年,我国生铁产量约占全球生铁产量的67.3%,消费了全球近70%的铁矿石。

  二是铁矿石供应结构不均衡。近年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整体呈逐年上升态势,2020年进口量11.7亿吨,铁矿石对外依存度80.6%。

  三是进口矿石供应结构失衡。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的80%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矿石受两国尤其是“四大矿”的高度垄断。2020年,我国从澳、巴两国的矿石进口量约为9.5亿吨,占进口总量的81%,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占比超过60%。

  四是铁矿资源品种结构失衡。我国富铁矿石的查明资源储量仅10.03亿吨,占全国铁矿查明资源储量的1.2%。在目前全球最严格超低排放标准和双碳背景下,上游矿业生产更高品位、更低杂质产品的需求愈发迫切。

  五是钢铁产业链流程结构不均衡。钢厂建设达产速度快,1—2年即可建成投产并达产;矿山建设周期较长,从建设到建成、再到达产可能需要长达10年的时间。

  李新创认为,当前应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铁矿石供应保障体系;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提升市场地位;夯实国内矿的基础保障作用,提高国内矿发展质量和效益;支持产业链横向或纵向联合实施海外权益矿项目。

  难题六:

  标准体系建设滞后

  “目前,虽然我国钢铁相关标准数量较多,但仍然存在绿色类标准体系建设滞后、有效标准供给不足、企业标准化意识不强、标准国际影响力不足等问题。”李新创说。

  钢铁作为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应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李新创认为,开展标准化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研究并构建钢铁行业能源、环保、低碳等标准体系,按照体系框架要求有序推进节能、节材、节水、环保、低碳等标准的制定实施。

  二是着眼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加强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满足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的需要,立足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在追求高标准过程中创造更多优质供给。

  三是瞄准一带一路、RCEP、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新发展格局,开展区域标准、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钢铁产品、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

  难题七:

  智能制造缺乏清晰路径

  “虽然我国钢铁行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水平在‘十三五’期间不断提升,但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企业仍存在数据自动采集率不高、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系统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李新创表示,由于缺乏行业标准体系的引领和指导,企业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缺乏清晰的路径,造成企业跨平台、跨系统集成应用困难,增加了企业间协同难度。

  另外,目前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及核心基础部件仍依赖进口,尚未形成以产学研用为主的创新研发体系。

  李新创表示,针对智能制造问题,应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提高行业竞争力;加强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攻坚关键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未来,我国钢铁行业应将建设新一代钢铁智能管控中心作为智能制造工作重点,通过智能管控中心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同时,推动数据的深度利用,实现应用平台化、场景移动化、数据资产化和功能定制化。构建钢铁全过程低碳管控及评估平台,实现企业碳排放信息的智能化管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