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钢信宝 > 新闻资讯 > 黄奇帆重磅演讲:站在拐点上的中国,如何逆风而行
黄奇帆重磅演讲:站在拐点上的中国,如何逆风而行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 发布人:钢信宝 发布日期:2022.01.30
正文信息

       近日,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第14届“新华高峰会”上带来一场重磅演讲,向所有与会者分析当下中国的经济形势和下一步可采取的战略措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准确把握和研判,黄奇帆从世界大变革的洪流中,找出中国应对经济下行的“三十六计”。

  成绩瞩目,今后5年要保证5%的经济增长

  “2021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亮点有三——GDP增速全球第一、GDP总量大幅增长、进入世界高收入国家的门槛。” 黄奇帆掷地有声,用一则振奋人心的喜讯作为演讲的“开场白”。

  2021年全球疫情愈演愈烈,能源、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等都上涨至最近十年的高点;疫情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断裂,全世界各类重要物资的供给受到冲击,存在缺煤、缺电、缺芯、缺柜、缺工等断供问题。在此背景下,2021年我国GDP同比预计增长8%以上,增速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

  这样的增长业绩足以证明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但黄奇帆直言,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对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去年,一季度GDP增速是18.3%,二季度是7.3%,上半年增速达12.7%;三季度增速4.9%,四季度数据比三季度更低一些,全年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而去年三、四季度的走势将一直延续到2022年的一季度,由于去年一季度高基数导致的翘尾因素,2022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有可能会比4%还低一点,全年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

  今年全年应争取怎样的增速?黄奇帆用“5%”这一“临界值”向大家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隐含未来15年年均增速4.7%以上的经济目标。考虑到随着中国GDP总量进一步增长,增速可能会放缓,今后5年保证5%的经济增长是十分必要的。

  中央提出“六稳六保”,体现在宏观总量上就是保“5%的经济增长”。去年下半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各种行政性措施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宽松,尤其是2021年12月以来,各种刺激性措施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出。“预计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各种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措施会加快推出,各种不利于增长的措施会延缓推出,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黄奇帆说。

  而从产业的角度看,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呈现“K”字型的趋势,一部分行业或企业欣欣向荣地向上发展,另一部分行业或企业则是相对萧条、困难重重,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局面。黄奇帆表示,这种结构性变化体现在各个方面——

  同一行业的产业链的上下游出现分化,上游大幅涨价、效益大涨,下游成本上升而销售价格未变,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本。同为能源电力的装备行业,清洁能源行业装备制造在双碳目标下,营收利润普遍大幅提升,大量企业股价翻番。而同属能源电力行业的石化能源装备制造业,却普遍出现了经营困难的萧条景象。

  总体经济形势如此,中国经济发展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黄奇帆从房地产、产业链、双碳、数字化、中小企业、要素市场改革和RCEP的开放等六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经济下行的应对之策。

  顺势而为,看到房地产形势拐点结构性的变化

  “五年翻番、十年翻两番,二十年翻四番的时代过去了。当下影响中国房地产走势的十个边界条件进入拐点,房地产业出现下行走势,且今后十年这些拐点将始终存在。”房地产的发展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黄奇帆将其放在演讲内容的“C”位,抽丝剥茧,分毫析厘。

  黄奇帆所说的“拐点”包括:人口总数进入拐点;进一步老龄化,60岁以上的人将达到30%;城市化率从18%涨到64%,后续上升速度放缓;库存、闲置房总量达到高点;人均住房面积接近饱和;每年新建房产面积达到顶峰;大规模旧城拆迁改造已经结束;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近尾声;教育卫生文化设施建设已经接近“天花板”;房产价格持续高速上涨的思维定式将被打破。

  面对这样的形势,政府该怎么做?房地产商该如何调整?

  “房地产开发高歌猛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房地产商过去高地价买地、高土地储备、高库存、高负债、高周转的模式难以为继。”黄奇帆提醒,房地产是重资产行业,房产商高利息负债等同于饮鸩止渴。

  从长远来看,政府对于房地产业的管理方式也会出现五种转变——

  以市场化、法制化的调控机制替代行政性措施。政府的“限购、限贷、限价、限商、限售”五限行政性举措会越来越少,调控措施会从行政性的限制转向市场化、法制化的调控机制,从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这五方面解决好房地产调控问题。这种管理方式将成为国家对房地产管理的基本方法。

  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土地供应。将中央推动的新一轮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到位,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指标跨省交易,最终形成平衡。

  房地产发展将重点围绕城市群都市圈。城市不再按照东西南北两千多个县、四百多个地市州发展,而是围绕中心城市、大都市圈和城市群进行发展,都市圈、城市群中的大中小型城市资源优化配置。

  大力发展租赁房市场。未来新增的房产中,50%左右是商品销售产权房,50%左右是租赁房。

  推动房地产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包括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房地产项目进行整改,帮助双碳目标的实现;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传统的房地产、建筑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等。

  从当前如何保证房地产软着陆、稳定房地产形势来看,黄奇帆认为国家已经在采取措施,可归纳为五种重组——陷入困境的房企自我重组;优质房企收购兼并濒临破产的房企;国有资本重组;地方政府酌情回购问题房产商的库存房;地方政府回购问题房产商囤积的未开发土地。

  抓住机遇,产业链集群是关键竞争力

  “有挑战,就有机遇。现在的中国,机遇大于挑战!” 如何应对当前行业与产业面临的冰火两重天现状?在黄奇帆看来,产业链、双碳、数字化、中小企业、要素市场改革和RCEP的开放契机,恰是可以用来抵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重要支撑因素。

  当今世界,国家和国家之间竞争、区域和区域之间竞争,不仅仅是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集群的竞争。黄奇帆认为,产业链集群是“关键竞争力”,哪个城市能够将上千个企业形成的产业链集群控制在本地,就会成为企业离不开的生产基地。比如苏州、南京、深圳、东莞等,都形成了大产品的产业链集群。

  时针拨回上世纪60、70年代,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三转一响”是当时的先进生产力;80、90年代,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进入千家万户……黄奇帆用家庭“四大件”的演变,来管窥科技的进步。今后20年,新“五大件”可能有:自动驾驶的清洁能源汽车、家庭机器人、头戴式的AR/VR眼镜或头盔、3D打印、能以各种角度弯曲的柔性显示等。“这种产品一旦出现,就会销往全世界,带动一整个产业链集群的蓬勃发展。哪个城市能够抓住热点进行前瞻性的布局,就有可能在今后的二十年中独占鳌头。从这个方面来说,江苏是有条件走在全国前列的。”

  培育形成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双碳”目标,黄奇帆提到,整个中国的制造业会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生大量转变以提升效率,“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通过源头减量、节能减排、循环回收、工艺流程改造来实现。”

  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就相当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制造业智能化同样是今后发展的主战场之一。制造业智能化,核心是发展产业互联网,利用数字技术,把产业各要素、各环节全部数字化网络化。这需要中国突破高性能芯片;智能仪器仪表、传感器;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四个方面的薄弱环节。

  “大企业强国,小企业富民。小企业不仅是共同富裕的基础,也是强国工业、强国经济的基础性的基础。”黄奇帆指出,要重点培育我国中小企业中的三种“脊梁骨”企业——一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二是“隐形冠军”企业,三是科创型“独角兽”企业。如果这三类企业的数量能够占到四五千万中小企业总数的15%左右,我国中小企业将具备更强国际竞争力。

  当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是要素市场化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一旦实施到位,每一项都将产生万亿级别的红利,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不竭动力。”黄奇帆表示,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力的关键就在于通过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RCEP将为地方带来服务贸易发展、货物贸易带来的产业发展、原产地累积规则三个方面的发展机遇。”黄奇帆说,“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RCEP的启动为我国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各地政府、企业都应该深入研究RCEP的要点内涵和具体规则,趁势而为,谋求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