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1、中钢协:2022年中国实际钢铁需求预计会基本保持上年的水平
何文波指出2022年,中国经济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本态势,随着各项稳增长措施的陆续出台和落地,实际钢铁需求也越来越清晰化,预计将会基本保持上年的水平。
2、李新创:产能产量双控有利于钢铁行业效益好转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兼总工程师李新创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是钢铁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国家实施钢铁行业产能产量双控,是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钢铁行业效益好转,则是该措施成功实践的真实反映。从经济逻辑和市场表现来看,产品供给与行业效益关系密切,产量控制有助于产品价格稳定和原材料成本下行,行业效益好转。
3、东北建筑钢材库存较上周增15.16万吨
本周(2.14-2.18)东三省建筑钢材现货库存整体较上周增加15.16万吨,相比上周37.40%的增速本周明显放缓,其中螺纹钢现货库存96.98万吨,线盘26.52万吨,建材社会库存总量为123.50万吨,较上周增15.16万吨,增幅13.99%。相比春节期间累库较多,本周东北区域内建材现货增加不多,各市场仓库到货一般。分区域来看,本周东三省各市场库存继续增加,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内现货较上周分别累库7.11、4.61和3.44万吨。
4、2021年钢铁行业效益呈前高后低走势,钢铁行业效益创历史最高
全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营业收入6.93万亿元,同比增长32.7%;累计利润总额3524亿元,同比增长59.7%,创历史新高;销售利润率达到5.08%,较2020年提高0.85个百分点。目前已有鞍钢、沙钢、建龙、山钢、华菱等20家钢企公布了2021年的营业收入,鞍钢、沙钢超过了3000亿元。杭钢、建龙、山钢、华菱、马钢超过2000亿元。尚未公布全年营收的宝武集团、敬业集团、德龙集团、首钢集团、河钢集团、方大集团等多个大型钢企。
5、河北大力建设四大临港精品钢铁基地
对于钢铁企业,河北省将采取产业布局优化行动:重点布局在唐山、邯郸、沧州、石家庄、邢台等市,有序推进产能向沿海临港地区适度集聚或退城进园,打造曹妃甸、京唐港(乐亭)、丰南沿海工业区、渤海新区四大临港精品钢铁基地,到2025年,临海靠港和资源富集地产能占全省70%以上,钢铁企业基本搬出城市主城区。
6、河钢舞钢13MnNiMoR钢板用于中俄核能开发项目
中俄合作开发的项目——田湾核电站在收到河钢舞钢前期高质量交货的产品后,再次向河钢舞钢追加订货高端核电用钢板。其中订购的145mm厚13MnNiMoR作为河钢舞钢的名牌产品被订购应用于该核电站关键部位——高压加热器封头板制作。
7、太钢矿业成为亚洲首家发布矿产品碳足迹数据的矿山企业
日前,太钢矿业绿色低碳技术路线制定项目通过行业专家评审,该项目打造了国内首个矿石产品在线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平台和国内首个达到“工序级”实时计算的矿山企业碳数据管理系统,太钢矿业成为亚洲首个发布矿产品碳足迹数据和国内首个发布绿色低碳技术路线图的矿山企业。
8、2021年越南累计进口钢材1230万吨
越海关总局公布,2021年12月,越南进口各类钢材90.96万吨、进口额10.3亿美元,环比分别增长10%和12.2%。2021年,越南累计进口各类钢材1230万吨、进口额115.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7%和增长42.8%。来自中国的进口钢材最多,占总量的40.3%和总额的38%。累计达500万吨、43.8亿美元。进口量和进口额均高于上年。
【能源资讯】
1、十二部门: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警
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二部门印发的《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对外公布。保供稳价方面,《若干政策》提出,做好铁矿石、化肥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若干政策》要求,坚持绿色发展,整合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惩罚性电价等差别化电价政策,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对能效达到基准水平的存量企业和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在建、拟建企业用电不加价,未达到的根据能效水平差距实行阶梯电价,加价电费专项用于支持企业节能减污降碳技术改造。
2、发改委再开“告诫会”约谈覆盖面扩大
国家发改委近日频频出手,约谈煤炭、铁矿石等有关企业和部门,并且这一系列动作还在继续扩大覆盖面。据悉,第二批受邀参与“提醒告诫专题会议”的企业是清一色的铁矿石贸易企业,既有外资,也有民企,包括瑞钢联、唐山凯荣、唐山海驰、宁波古剑、日照晶茂、嘉能可、摩科瑞、托克、伊藤忠、嘉吉等。
3、2021年宁夏规上原煤产量增长5.9%
宁夏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宁夏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8632.9 万吨,比上年增长5.9%,比2019年增长15.6%,两年平均增长7.5%。 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原煤销售量7670.1 万吨,比上年增长0.7%。 截止12月末,全区原煤生产库存194.3万吨,库存周转天数为9天。
4、上市煤炭企业2021年度业绩普遍稳中向好
近日,35家上市煤炭企业集中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普遍稳中向好,多家企业实现扭亏或减亏。从业绩预告来看,27家上市煤炭企业预增,4家上市煤炭企业预告扭亏,2家上市煤炭企业预告减亏,1家上市煤炭企业预告首亏,1家上市煤炭企业预减。除上海能源、云煤能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外,其他33家上市煤炭企业去年净利润同比均有所增长。
5、浙江: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严控新增耗煤项目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日前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高效发展清洁煤电,有序推动煤电由主体性电源逐步向基础保障性电源转变。严控新增耗煤项目,新建、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
6、2021年安徽生产矿井39处 单井产量290万吨
安徽省发改委消息,2021年,安徽全省共有生产矿井39处,累计生产原煤1.13亿吨,总产量在全国23个产煤省(地区)排名第六,单井产量29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 39处生产矿井中,31处被评定为安全高效矿井,28处被评定为一级标准化矿井,占比分别为79.5%和72%。
7、2021年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
日前召开的山西省矿山安全监察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介绍,2021年,山西省煤矿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8起,死亡11人,百万吨死亡率0.009,同比分别下降了33.33%、56%和60.43%;太原、大同、朔州、忻州、阳泉、长治、晋城等地和潞安化工、山西焦煤、晋能控股晋城事业部、中煤平朔等企业所辖煤矿全年未发生死亡事故,安全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
8、王金南: 中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2月18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表示,“十三五”以来,美丽中国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五年来,绿色发展成效逐步显现,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下降到56%左右,清洁能源比重上升至25.3%,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1.6倍,占世界销售量的一半以上,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的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8%,比2005年下降了48.4%,超过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45%目标,也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9、202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1.2亿吨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1.2亿吨,同比下降3.9%。与此同时,我国铁矿石进口额达到1846.7亿美元,同比大幅增加49.3%。不得不指出的是,1846.7亿美元的进口额创下我国铁矿石进口以来的最高纪录。
【证券期货】
1、指上涨0.66%
18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此后走势分化,沪指、深证成指翻红。截至收盘,沪指涨0.66%,深证成指涨0.27%,创业板指跌0.46%。盘面上,行业板块中,煤炭开采加工、钢铁、房地产开发、计算机应用、房地产服务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金属新材料、半导体及元件、电力设备、仪器仪表等板块领跌。概念板块中,算力概念、数据中心、智慧政务、云计算、煤炭概念等板块领涨。
2、国内期市日间盘黑色系期货多数上涨
18日国内期市日间盘收盘,黑色系期货多数上涨。焦炭主力合约上涨3.71%,焦煤主力合约上涨5.46%,螺纹钢主力合约的涨幅达到0.74%,热轧卷板主力合约上涨0.88%。
3、近13亿资金从沪镍主力合约中流入
18日,期货品种(活跃)涨幅榜,前三分别为:焦煤(+5.46%),动力煤(+4.96%);硅铁(+4.63%);期货品种(活跃)跌幅榜,前三分别为:玻璃(-2.61%),燃油(-1.50%),生猪(-1.42%)。期货品种(活跃)资金流入,前三分别为:棕榈(+14.72亿),沪镍(+13.09亿),沪铜(+10.85亿);期货品种(活跃)资金流出,前三分别为:PVC(-2.13亿),热卷(-2.11亿),铁矿(-1.96亿)。
4、去年新股发行募资规模超5400亿元
上市公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共有524家公司进行了IPO,共计募资规模达到5437.73亿元,同比增长13.16%。IPO在2020年4800亿元的募资高点基础上,继续增长13%。
5、部分转债基金跌幅惨重
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今年以来中证转债指数已经下跌3.58%,而在2019年-2021年度,该指数年度涨幅分别为25%、5%、18%,而2022年开年转债市场就跌幅惨重,区间最大跌幅逾5%。在转债市场的大跌中,今年以来59只(份额合并计算)可转债基金平均收益率为-5.23%,开年平均最大回撤也达到6.52%,回撤最大的基金回撤超过14%,今年以来跌幅13.52%,8只转债基金开年以来跌幅超过10%,堪比权益类基金的波动幅度。
6、2月成立新基金募集规模跌至三年最低点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立新基金仅326只,平均发行规模仅4.16亿份,2月成立新基金募集规模更是低至2.8亿份,处于最近三年最低点。即使推出顶流基金经理,募集效果也非常不理想,爆款基金如今已成为“奢望”,“保成立”才是当前弱市中绝大多数公司的目标。
7、银保监会: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
据中国银保监会2月18日消息,近期,一些不法分子蹭热点,以“元宇宙投资项目”“元宇宙链游”等名目吸收资金,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请社会公众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请积极向当地有关部门举报。
8、广期所:正加快研发工业硅、锂、稀土等金属期货品种
广州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丽红表示,广期所正在加快研发工业硅、多晶硅、锂、稀土、铂和钯等金属期货品种,尽快完成产品合约设计及相关规则编制等上市准备,为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效风险管理工具。
9、证监会召开2022年债券监管工作会议
会议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坚持“四个敬畏、一个合力”,更加突出底线思维、精准施策,全力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更加突出稳中提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更加突出公开透明,全面深化债券发行注册制改革和扩大开放;更加突出严监管、零容忍,加快监管转型,进一步健全符合债券市场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监管制度机制;更加突出系统思维,加强市场建设、基础制度建设、法治供给和科技保障,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生态,助力宏观经济大盘稳定。
【国际要闻】
1、去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同比增23.3%
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2021年,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1万户,同比增长23.3%,较2019年多2.5%,高于同期新设企业总体增速10.8个百分点。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增长,充分显示出我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和超大规模市场的极强吸引力。
2、叶海生:稳步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叶海生日前在《中国金融》撰文表示,在筑牢风险防控体系的前提下,探索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更高水平开放试点,促进区域内改革政策协同增效。
3、纽约市高中毕业率逆势上升 亚裔毕业率91%遥遥领先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就在美国全国20个州高中毕业率急速下滑之际,纽约市相关数据在疫情期间逆风直上,2021年提升至82%,其中亚裔以91%的毕业率荣登各族裔之首。然而不少批评者质疑,毕业率飙升与政府放宽结业标准有关。
4、美国会通过短期拨款法案避免联邦政府关门
美国国会参议院17日投票通过一项短期政府拨款法案,以确保联邦政府有足够资金继续运转到3月11日。由于民主、共和两党暂时无法就2022财年(2021年10月1日开始)联邦预算案达成一致,美国国会只能通过短期政府拨款法案来暂时维持联邦政府运转。美国国会曾于去年9月、12月两次通过临时拨款法案,以确保联邦政府有足够资金继续运转到今年2月18日。
5、中国连续第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德国和中国双边贸易额较2020年大幅增长,中国连续第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2021年,德国从中国进口额比2020年增长20.8%;对中国出口额比2020年增长8.1%。
6、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强调协同行动推进全球经济复苏
为期2天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8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落下帷幕。当天夜间发布的会议公报呼吁各成员采取协同行动,以控制疫情并推进全球经济复苏。公报说,各成员承诺将维护金融稳定和长期可持续性。在制定支持经济恢复政策时,根据具体情况,做到计划周详、充分沟通,避免下行风险和负面溢出效应。各成员承诺继续支持欠发达国家一同实现复苏。各成员代表重申对加强国际金融体系韧性的承诺,包括推动可持续性资本流动。各成员还承诺重振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并鼓励资本介入。
7、人民币逆风上行显强势 汇率站上近4年高位
上周人民币汇率升破6.33元,站上近4年高位,逆风上行展现强势姿态。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前期促成汇率升值的一些因素可能弱化,应避免对汇率走势形成单边预期。事实上,释放人民币汇率弹性正当其时,既可对冲外部风险,亦可护航货币政策自主调控,有效应对国内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
【国内财经】
1、十二部门:延长阶段性税费缓缴 降低企业社保负担
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二部门印发的《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对外公布。其中,财政税费政策包括延长阶段性税费缓缴政策、降低企业社保负担等内容。《若干政策》提出,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中小微企业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企业可按季度享受优惠,当年不足扣除形成的亏损,可按规定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十四部门:督促指导降低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18日消息,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对外公布。上述政策提出,2022年继续推动金融系统减费让利,落实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推动实际贷款利率在前期大幅降低基础上继续下行,督促指导降低银行账户服务收费、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减轻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压力
3、商务部: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农村电商等重点任务
近日,商务部召开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要求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农村电商、家政兴农、数商兴农等流通提升重点任务。会议强调,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形势新要求,对标人民群众期盼,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切实把商务帮扶、定点帮扶成果巩固住、拓展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商务贡献。
4、银行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支持力度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支持力度。
5、1月份20省份涨幅低于全国水平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2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对比31省份数据,河北、江苏、安徽、北京、浙江、宁夏、上海、青海、广东、天津、陕西这11省份1月CPI同比涨幅超过全国水平,其中天津、陕西2省份涨幅达2%,分别为2%、2.1%。其余20省份CPI同比涨幅均低于全国水平,其中云南涨幅为0,物价与上月持平。
6、中国动力电池1月产量同比上升146% 装车量增长87%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月18日发布的2022年1月中国动力电池月度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当月产量共计29.7GWh,同比上升146.2%,环比下降6.2%。其中,三元电池产量10.8GWh,占总产量的36.5%,同比上升57.9%,环比下降5.4%;磷酸铁锂电池产量18.8GWh,占总产量的63.3%,同比上升261.8%,环比下降6.3%。在装车量方面,中国动力电池1月装车量16.2GWh,同比上升86.9%,环比下降38.3%。其中,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分别为7.3GWh和8.9GWh,同比分别上升35.2%和172.7%,环比下降34%和41%。
7、中国汽车1月产销同比小幅增长 新能源车销售增长135.8%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月18日发布2022年1月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产销当月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小幅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依然突出,同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1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42.2万辆和253.1万辆,环比下降16.7%和9.2%,同比增长1.4%和0.9%。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有所下降,同比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分别达到45.2万辆和43.1万辆,环比下降12.6%和18.6%,两者同比分别增长133.2%和135.8%。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纯电动汽车产销有所下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小幅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依然延续高速增长势头。
8、1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发布:货运指数小幅下降、客运指数降幅收窄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18日发布的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显示,1月CTSI指数总体呈现“货运小幅下降、客运降幅收窄”的特点。2022年1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为148.5点,同比下降2.0%。其中,CTSI货运指数由上月的增长1.9%转为下降1.7%,一定程度受春节错期等因素叠加影响,后续走势还需进一步观察;受疫情多点散发影响,今年春节返乡人员规模明显低于正常年份,1月CTSI客运指数同比下降3.1%,降幅较上月虽明显收窄,但总体仍处于低位。
9、四部门:学校周边不得设置售酒网点
18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做好2022年春季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指出学校周边不得设置售酒网点。
10、湖南1428个五千万元以上项目开工 总投资7562亿元
2022年湖南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8日在全省14个市州同步举行,1428个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7562亿元。项目主要集中在重大产业链、科技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
11、甘肃74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甘肃省2022年一季度重大项目2月19日集中开工,此次集中开工1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有741个,总投资6095亿元,主要涉及农业水利、生态环保、交通物流、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及科技创新、社会民生、文化旅游、城市基础设施等8大领域。其中,新能源及其全产业链项目成为甘肃发展重点,增势强劲。
12、浙江人社厅回应:代偿后原则上要予以追偿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月18日回应“大学生创业失败政府代偿贷款”,就创业失败代偿机制回复如下:因创业失败还不起贷款,由政府设立的创业担保基金提供担保的贷款被认定为不良的,贷款10万元以下的,由创业担保基金全额代偿;贷款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由创业担保基金代偿80%。同时,相关实施办法中还明确了追偿和核销机制,代偿后原则上要予以追偿,但对实在没有能力予以偿还的,按规定程序经审批后从创业担保基金中核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