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钢信宝 > 新闻资讯 > 辽宁省:打造世界级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
辽宁省:打造世界级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
来源:辽宁省工信厅 发布人:钢信宝 发布日期:2022.03.10
正文信息

一、起草背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紧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立足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深入实施《辽宁省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1.0版)》(辽委办发〔2021〕4号),制定本行动方案。

二、重点任务和目标

以工业振兴引领全面振兴,加快建设3个万亿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世界级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支持数控机床、航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12个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扶持壮大集成电路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

(一)改造升级“老字号”。围绕老企业智能升级、老企业服务化转型、老设备更新改造、老矿山老城区绿色转型和老品牌振兴发展等5项任务,建成200个数字化车间、200个智能工厂、200条智能生产线。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100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0个。高效节能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10%,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20%以上。人均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达到175台/万人,钢铁行业先进冶炼装备比例达到90%以上。建成300个绿色矿山,治理废弃矿山9万亩。振兴装备、原材料、轻纺等60个以上工业老品牌。

(二)深度开发“原字号”。围绕延长石化产业链、做强冶金产业链、补齐菱镁产业链和做深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等4项任务,加快推进“减油增化”,成品油产量占原油加工量比重下降到40%以下。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化工精细化率达到48%。建设高品质钢铁材料和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链,加快冶金行业节能降碳和超低排放改造,冶金新材料营业收入占冶金行业比重提高至28%,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内主要钢铁企业力争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推进菱镁深加工、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镁质建筑材料及化工材料产业规模占菱镁产业比重达到1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提升至2.4:1。建设万亿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培育壮大“新字号”。围绕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未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7项任务,推进LNG运输船、航空装备等“大国重器”研制,高端装备占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到27.5%,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万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推进集成电路、基础电子、智能硬件与应用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建成6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到30个。支持新型疫苗、化药新药、高端医疗装备开发和产业化,疫苗、基因工程药物、高端医疗器械三类高附加值产品占全行业比重提高至25%。支持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推广应用,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100亿元。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广碳捕捉技术等50项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引育壮大增材制造、柔性电子、量子科技、储能材料等未来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重点工作

(一)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引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二)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谋划重点项目,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优化提升产品结构。

(三)加快数字赋能增效。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建设。培育一批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

(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动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打造绿色工业园区。

(五)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自主可控,推动产业链间协同发展,提升头部企业本地配套能力。

(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推进沈阳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培育壮大头部企业,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强力推进招商引资。

(七)推动企业创新管理。开展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和企业管理层专题培训,三年力争培训1万人次。开展“精益管理进千企”活动,推广企业精益管理方式。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建立省政府领导牵头抓,行业部门专班抓,具体项目专人抓,上下贯通、协同发力的工作机制。加强督导调度,每半年进行一次集中调度,每年开展一次全面总结。

(二)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用市场化手段、法治化观念推进结构调整。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引导资源要素向“三篇大文章”倾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社会资本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坚持力量向项目集中、资源向项目集聚、政策向项目倾斜。

(四)加强行业管理。加强规范公告管理,严格行业准入。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强化质量品牌创建,强化标准化战略,制修定和执行行业标准,充分释放标准的引领作用。

(五)优化财税政策支持。精准落实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减税降费等政策。统筹安排省财政各类专项,支持产业链延链补链、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等项目建设。

(六)提升人才支撑能力。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和产才融合平台,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安居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保姆式”服务。优化升级“兴辽英才计划”,弘扬工匠精神,塑造“辽宁工匠”品牌。

(七)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动落实。制定年度任务清单,明确工作目标、具体任务、时间节点,坚持用工程化的思维和方法推动工作,形成系统合力,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