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中国宝武马钢集团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肯定马钢、勉励马钢、期许马钢,令全体马钢人备受鼓舞、豪情满怀,进一步增强了钢铁报国的信心。”8月3日,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毅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起两年前总书记视察时的情景依旧心潮澎湃, “马钢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中国宝武的坚强领导下,精益高效、奋勇争先,走好新阶段的钢铁长征路。”
“马钢进入宝武后的发展,就是在融入宝武、融入长三角的发展中壮大自己,概括地说就是‘一体化、高质量’。”丁毅说。
2021年,马钢集团产钢2097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093亿元,利润总额113亿元,而2022年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的营业收入门槛约为1848亿元。
马钢,从长江之滨到五湖四海,正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奔跑。
定位之变:打造“优特长材专业化平台公司”
“马钢的发展历史上有4个里程碑:一是1958年成立到上世纪60年代初,毛主席两次到马钢,邓小平同志定下火车车轮项目,‘江南一枝花’享誉大江南北;二是上世纪90年代前后,马钢上市成为中国钢铁第一股,建设2500立方米高炉,从中型企业成为大型企业;三是通过‘十五’时期结构调整,平炉改转炉,上马板材,2005年效益行业第二;四是2019年9月19日加入中国宝武集团,拉开宝武开疆拓土的序幕,也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8月3日,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毅向《中国冶金报》记者讲述了马钢转型发展的4个不同阶段。
加入中国宝武后,马钢开启第四次转型。但是,马钢的定位是什么?到底该如何发展呢?
“联合不能是简单的‘1+1>2’,联合以后的专业化整合才是发挥联合协同效应的最佳路径和方式。只有通过专业化整合,形成极致专业化基础上的规模效应,我们才能够把联合的协同效应发挥出来。”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饱含希冀、振奋人心的话语,为加快推进马钢有关业务聚焦整合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马钢按照中国宝武“做强、做优、做大”的总体思路,有了新的战略定位——中国宝武优特长材专业化平台公司和优特钢精品基地。
“在进入宝武之前,马钢什么都有。这从单一企业看,是对的;但是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未必合理。因此,宝武统筹规划,将马钢定位为‘全球钢铁业优特长材引领者’,那么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钢铁的发展就实现了有序化。”丁毅补充道。
“根据新的战略定位,马钢从实际出发对规划进行了调整,对内填平补齐,对外开疆拓土。为此,马钢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投资。”丁毅接着说。
立足这一新定位,马钢通过建立生产、技术、成本等全方位对标体系,快速推进与中国宝武协同支撑项目。当然,为之支撑的转型升级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绝大部分填平补齐项目都要在年底前完成。
从大的方面来看,马钢的填平补齐项目主要包括南区500万吨特钢+500万吨型材、北区1000万吨板材基地等一些补短板项目。
“北区主要是结构调整,南区是长材产品线项目。”马钢规划与科技部副部长崔银会介绍。
北区结构调整项目主要包括A、B高炉大修改造,焦炉大修改造,C烧结机工程,四钢轧炼钢效能提升技术改造项目等。其中,C烧结机工程项目为马钢“十四五”规划北区结构调整项目之一。根据马钢炼铁总厂南北区高炉炉料平衡需求,通过淘汰链篦机回转窑等落后产能,改建为一台360平方米烧结机。该项目已获得政府的备案批复。该项目总投资7.3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原料处理系统、配料混合系统、烧结冷却系统、成品整粒系统、脱硫脱硝系统、配套公辅系统等,占地面积约为81200平方米。目前该项目正按网络计划工期推进,处于土建施工和设备制作安装阶段,预计于2022年底建成投运。
四钢轧炼钢效能提升技术改造项目也是马钢“十四五”规划北区结构调整项目之一。该项目主要通过对四钢轧炼钢连铸系统效能提升技术改造,充分释放炼钢连铸效能,平衡炼钢—轧钢上下游工序,充分挖掘公司的效益潜能。该项目投资9800万元,目前已经建成投运。
“改造后的马钢北区,将按照极致效能模式组织生产,停产一座高炉,但是产量不降反增,效率提升不是一星半点儿。”丁毅说。
南区是领军型优特长材的战略定位。
“南区主要包括长材产品产线规划新特钢项目和型钢连铸项目。”技术改造部副部长朱广宏介绍说。
长材产品产线规划新特钢项目是宝武定位马钢为“优特钢精品基地”的关键重点规划项目,也是马钢抢抓长三角区域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机遇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该项目总投资92.7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2座150吨转炉、1台4机4流大圆坯连铸机、1台7机7流大方坯连铸机、1台8机8流小方坯连铸机;新建1条高速线材和大盘卷复合生产线、1条合金钢中规格棒材生产线;相关配套设施同步建设。该项目总占地1028.5亩,产品方案瞄准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非调质钢、合金冷镦钢等中高端产品市场。
“这一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有助于攻克关键核心材料‘卡脖子’难题;有助于推动我国特钢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实现中国宝武行业引领的目标;有助于促进马钢集团的转型升级,快速实现优特钢规模生产基地的愿景;有助于提高马钢整体竞争力。”朱广宏认为。
南区型钢连铸项目为马钢“十四五”规划南区长材产品产线规划项目之一,主要是新特钢转炉陆续建成投产后,现有大小H型钢、中型材及大棒供坯的长材事业部一区的炼钢连铸设施将关停,需解决上述轧钢生产线的坯料来源问题。
“在型钢方面,通过整合和填平补齐,最终成为重、大、中、小无缝衔接的产品系列齐全的马钢。”朱广宏说。
可以预见,一个引领全球钢铁业的优特长材专业化平台公司和优特钢精品基地即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布局之变:跳出马鞍山发展马钢
加入中国宝武大家庭,马钢的站位、所拥有的发展平台,以及使命与愿景都有了崭新的内涵。马钢以更宽广的视野、更远大的理想和更有效的举措,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商业模式,从而谱写合作发展新篇章。
“2020年马钢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大关,力争‘十四五’末规模翻一番,产量达到4000万吨。”丁毅说,“那么,如何实现4000万吨?要靠资本运作和联合重组来不断开疆拓土。马钢要‘跳出马钢看马钢,跳出马鞍山发展马钢’”。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钢产能要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钢铁集团中。可见,单体企业再扩大规模很难,只有整合之路行得通。
马钢如何重新布局?
根据中国宝武安徽区域马鞍山总部的定位,马钢积极构建协同化发展格局和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进程;同时,加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发展能力,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配置资源,探索“一总部多基地”管理模式,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
打破所有制形式的束缚发展马钢,推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多种形式的合作,是马钢优化资源配置,探索“一总部多基地”管理模式的新尝试。
网络钢厂,是马钢实现对普通类相关钢材品种钢厂整合的一种有效形式。
7月5日,马钢举行“基地管理+品牌运营”网络钢厂合作圆桌会,邀请22家品牌运营合作方、潜在合作方、用户和贸易商汇聚一堂,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当天,马钢与5家企业签约。5家企业,如果按一家保守500万吨年产能计算,一年就是2500万吨产能。
6月9日,“马钢晋南生产制造基地”揭牌暨“晋南钢铁H型钢生产线委托管理框架协议”签订仪式举行。
“此举对促进钢铁及相关产业聚集发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晋南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家平认为,双方将共同打造央企、民企的合作样板。
“销售+管理+技术支持”网络钢厂模式,让晋南钢铁集团900万吨钢材进入马钢品牌序列。
与晋南钢铁网络钢厂模式不同,马钢与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江钢铁)的合作则是实质性重组。
长江钢铁是安徽省重要的建筑用钢材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螺纹钢、高速线材等。2011年4月份,其与马钢股份联合重组,马钢实现对长江钢铁的控股,从而将长江钢铁纳入马钢总体发展战略,马钢将其规划建设为精品建材生产基地。
跳出马鞍山发展马钢,同样意味着要走出国门发展马钢。“法国的瓦顿已经成为马钢在欧洲最大的车轮制造基地,与德国、捷克的两家交通材料企业也已经进入实质性合作。”朱广宏介绍,现在瓦顿的车轮母材都来自于马钢,通过不断增加交通材料生产商的合作数量,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有利于全球车轮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
钢铁生产能力走向“一带一路”,主要是在东南亚地区发展马钢。“目前,马钢正在东南亚寻求建设300万吨/年的优特钢生产基地项目。”丁毅介绍。
跳出马钢、跳出马鞍山,甚至走出国门发展马钢,关键在于如何发展得更好。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有效、科学的管理就是这个支点。
目前,马钢集团按照“覆盖管理、延伸管理、自主管理”3种模式,确保组织运行有序、业务流程高效。比如对“投资、科技、财务、人力资源、采购、销售、研发”等专业、业务职能管理,马钢以“延伸管理”模式实施管控,以体系策划职责为主,侧重于管理过程的顶层策划、过程监控、结果评价等要素,而基地以操作执行职责为主,侧重于管理过程的组织实施、结果控制。
对“安全消防、能源环保、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设备运维”等专业、业务职能管理,马钢明确基地“自主管理”管控模式,侧重于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等职责,督促基地守住“底线”,不破“红线”。
对生产厂部、分(子)公司的职能管理,已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马钢以“覆盖管理”模式,实施全过程管理。
“对于品牌运营+基地管理的网络钢厂,主要是质量管控和营销管控。”马钢运营改善部首席师张良城说,质量管控就是输出马钢技术、标准,对网络钢厂进行质量提升、标准提升,确保符合马钢产品的品质要求;营销管控主要是管理网络钢厂的订单系统。
“以H型钢为例,用户需要马钢的重型H型钢、中小型H型钢等一揽子服务,如果都从马钢本部采购,中小型H型钢就会由于运费因素,没有效益或者效益不多。因此,就需要在西南当地寻找合作钢厂,配套马钢的H型钢。这样,用户既用上了品牌产品,又降低了成本,还避免了恶性竞争。”张良城说。
什么产品适合以网络钢厂形式建立合作?
“同质化产品,如线材、螺纹钢、H型钢等。”张良城说。
未来,马钢将形成全球布局合理、品牌卓越的品牌运营+基地管理平台体系。可以预见,这是一个非常宏伟又极具战略意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
品种之变:打造“专精特新”产品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中国钢铁经历了从“有没有”到“够不够”,再到“好不好”的不同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从“太多了”到“更好了”的发展阶段,这是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到产品上,就是实现“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变。
过去,马钢作为当地省属企业,在60多年的滚动式发展中,形成了“大而全”的产品结构和产业链条,稳固了作为国内头部大钢企的行业地位,创造了中国钢铁行业诸多第一,如我国第一个车轮轮箍厂、第一套高速线材轧机、“中国钢铁第一股”、第一条热轧大H型钢和重型H型钢生产线。
“加入宝武后,借助宝武管理、技术、人才和品牌等优势,马钢强基础、练内功、提能力,立足新的发展方位,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把握机遇、顺势而上,打造发展新优势。”丁毅说。
马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化改革创新,不断转型突破,瞄准科技前沿和“卡脖子”技术难题,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全力打造后劲十足大而强的新马钢。其中,产品不断升级和持续创新是关键一环。
走进马钢展览馆,一系列车轮和型钢占据产品展示的中心。其中一个多环结构的车轮引起了《中国冶金报》记者的注意,据介绍,这是无噪声车轮。
“我们通过对车轮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加入降噪材料,大幅降低了车轮与轨道因震动产生的噪声,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体验做了一份贡献。”马钢技术中心副主任朱涛介绍。
今年3月份,马钢自主研发制造的两列120片时速350公里复兴号高铁车轮发往客户。这标志着马钢率先在高铁车轮国产化批量应用上实现“零的突破”。
H型钢是马钢的传统优势产品,而今更是强势品牌产品、系列最全产品。
在马钢长材事业部重型H型钢产线,一根根产品接连下线,成为支撑国外内大型标志性建筑的“钢筋铁骨”。“马钢是目前国内唯一能生产重型H型钢的企业,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该事业部型钢首席师张文满表示,目前该产品畅销国内外,月产量屡创新高。
“不仅如此,马钢通过为产品附加更多功能,进一步推进产品绿色化。我们的目标是既要实现绿色制造,又要制造绿色。”丁毅表示。
今年7月29日,马钢热轧大H型钢环境产品声明在中国钢铁行业EPD(环境产品声明)平台发布。目前,马钢正持续“改善环境决策、量化环境绩效、满足用户需求、推动绿色消费”,推进马钢其他重点产品的碳足迹评价,通过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和系统创新,推进极致能效,实现“绿色制造”和“制造绿色”并举,全面推进马钢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和目标如期实现。
让强势产品更强、让特钢更特、让产品更绿色并具有更多功能,马钢不仅做到了,而且做成了响亮的品牌。
如今的马钢,已经跨上大国重器、中流砥柱的崭新平台,正在转型升级的全新赛道上,奋勇争先、一路向前。
“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围绕‘研发一代、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的理念,推进新产品开发工作。根据市场需求,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瞄准新行业、新领域、新用户需求,做好产品推广应用,抢占市场高地。”朱涛介绍。
“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钢铁市场形势,马钢上下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忠诚尽职、奋勇争先,把工作当事业,把挑战当考验,努力把各项工作干成一流、做到极致,力争‘十四五’末全面实现‘5个翻番’(钢铁规模、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人均产钢、职工收入)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打造后劲十足大而强的新马钢,为中国宝武成为世界一流伟大企业做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丁毅强调。
免责声明:钢信宝发布的原创或转载内容所含信息与资讯,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部分刊载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相关文献,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钢信宝对其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如您有任何建议或疑问,请联系钢信宝(400-699-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