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钢信宝 > 新闻资讯 > 财经简讯#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财经简讯#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来源: 发布人:钢信宝 发布日期:2021.11.01
正文信息

【行业要闻】

1、10月钢铁PMI为38.3%

从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来看,10月份为38.3%,环比下降6.7个百分点,钢铁行业偏紧运行。分项指标中,10月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大幅下降10.8个百分点至28.2%;新出口订单指数为38.7%,连续4个月低于40%。生产指数为36.8%,环比下降9.2个百分点;采购量指数为37.0%,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为60.0%,较上月上升8.4个百分点。分项指数显示,本月在压产政策和能耗双控的影响下,市场需求有所抑制,钢铁生产继续下降。原材料价格整体上行,钢厂成本有所上升。钢材价格则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连续下降,钢厂利润受到影响。预计11月份,钢材市场继续收紧,供需两端下降,成本或有所回落。

2、双休日河北唐山普碳方坯价格盘整,全国各地市场建筑钢市表现不一

双休日,河北普碳方坯出厂价格累计持平(周六稳,周日稳)报4900元/吨,环比上周日累计下跌90元/吨。全国在营业市场建筑钢价表现不一,其中,华北钢厂稳中见跌,市场价格偏弱,华东部分钢厂补跌,华南、西南等地平稳为主,市场主流报价波动不大。

3、宝钢股份:中国钢铁产能扩张已见顶

宝钢股份目前拥有上海宝山、武汉青山、湛江东山、南京梅山等主要制造基地,是全球碳钢品种最为齐全的钢铁企业之一。宝钢股份分析称,中国钢铁产能扩张已见顶。不仅要确保2030年达峰时间底线,还要控制达峰的高度,作为高碳排放的钢铁行业,必须尽早统筹安排,预计未来产能、产量双控将是常态。在存量竞争的背景下,宝钢股份认为,并购整合将是扩大市场份额的唯一途径。

4、华菱钢铁:公司自8月起不再披露月度生产经营快报

华菱钢铁10月3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钢铁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钢铁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调节生产节奏和产量的空间较大,产销量数据成为商业敏感信息,为维护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利益,公司自8月起不再披露月度生产经营快报,与钢铁行业其他上市公司保持一致。

5、八一钢铁:钢材销售量价齐升 前三季净利同比增636.74%

29日晚间披露三季报,2021年1-9月,公司钢材销售量价齐升,销售单位利润增加,盈利增加。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54亿元,同比增长56.11%;实现净利润9.55亿元,同比增长309.37%。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14亿元,同比增长51.98%;实现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增长636.74%;基本每股收益1.45元。

6、有色金属工业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前三季度,我国有色金属生产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为4842.1万吨,同比增长7.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了3.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

7、日本日立承认金属质检造假

日立金属是日本国内生产特殊钢的主要厂商。10月26日,日立金属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多家工厂制造的用于飞机引擎等约380种特殊钢产品中,存在篡改检查结果、以及不按规定方法进行质检等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立问题金属已流向全球1952家公司,相当于集团客户总数的10%。

8、美欧讲和 钢铝关税一大步贸易协定一小步

拉扯了三年之后,美国和欧盟在钢铝关税问题上终于决定各退一步,前者免除部分关税,后者则降低报复性关税。对于美欧而言,这项协议的达成是必须,毕竟双方都在关税成本上损失严重。对于美欧双方而言,这份协议的达成,是继飞机补贴争端休战后美欧合作的又一小步,或许更全面的美欧贸易协议也大有可期了。

环境能源

1、发改委:全国煤炭供需形势明显好转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全国煤炭供需形势明显好转,煤炭产量明显增加。按近期供煤水平测算,电厂存煤预计3日内可超过1.1亿吨,可用天数达到20天,为确保电力安全供应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奠定良好基础。

2、多举措保证冬季能源供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已接连出招,一方面加强生产,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另一方面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措施,打击煤炭市场炒作。根据统计,9月底以来,全国日均煤炭产量比9月份增加120万吨以上,日产量连续创今年新高。囤积炒作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动力煤期货价格连续下跌,较历史高点下跌四成。

3、国铁集团与地方政府经济运行部门建立日沟通机制设立专门台账

近期天气变化比较频繁,为有效应对各地临时需求,国铁集团各铁路局集团公司与地方政府经济运行部门建立日沟通机制,设立专门台账。遇有电煤告急情况,铁路局集团公司管内运输由各铁路局全力保障,跨铁路局集团公司运输需求由国铁集团统一协调保障。10月份以来,对辽宁、吉林、天津、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广东、江苏、甘肃、青海12个省市的36家库存7天以下的电厂进行了点到点精准保供。

4、发改委: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数据系统将于11月初正式上线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估督导司组织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开发和健全完善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数据监测系统。目前,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数据系统已经开展了多轮测试和试运行,将于11月初正式上线,对中长协煤炭流向进行全过程闭环监管。后续,国家有关部门将利用该系统,对弄虚作假等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在“信用中国”网站向社会公示。

5、发改委:电厂存煤预计3日内超过1.1亿吨

国家发展改革委:随着供需形势逐步好转,全国统调电厂存煤水平快速提升。10月5日以来,全国统调电厂供煤已连续25日大于耗煤,10月19日以来电厂供煤大于耗煤持续超过100万吨,近期连续数日供煤突破800万吨,最高达到832万吨历史峰值,比耗煤多200万吨,存煤水平达到1.06亿吨,比9月底增加超过2800万吨,可用19天。其中,东北三省电厂存煤已超过1270万吨,较9月底提升近1倍,可用天数提升到32天。按近期供煤水平测算,电厂存煤预计3日内可超过1.1亿吨,可用天数达到20天,为确保电力安全供应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奠定良好基础。

6、山西焦煤坑口价1000元/吨保供辽宁

山西焦煤积极响应号召,为保辽宁人民温暖过冬,所属山煤国际销售分公司与辽宁省沈阳市供煤保障工作专班委托的发电企业签订了保供合同9万吨(2船),热值5500大卡,坑口价1000元/吨。目前,买方正在对接船运公司,办理货款支付后,派船到秦皇岛港装运。

7、山西煤炭每吨降价超百元

当前,山西的煤炭企业正在全力生产,煤炭产量也稳步上升。随着煤炭供给加大,市场价格的下降态势也逐渐开始显现。近期,在大同、鄂尔多斯等地,都在主动下调坑口煤炭销售价格,下调幅度都超过100元每吨。山西大同一家大型煤炭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四季度,他们集团要保证给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6个省(区、市)供应2030万吨煤炭,同时还要给东北地区供应部分保暖电煤。

8、三峡水库连续12年实现175米满蓄目标

水利部发布的汛情通报显示,31日8时,三峡水库蓄至正常蓄水位175米,自2010年以来连续12年完成175米满蓄任务。这也是三峡水库2020年整体竣工验收转入正常运行期后首次蓄至175米,为今冬明春发挥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奠定了良好基础。

9、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有序开工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10月中下旬,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4省区集中组织开工了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规模近3000万千瓦,拉开第一批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项目开工序幕,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我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决心。

证券期货

1、29日创业板指涨2.21%

29日创业板指低开高走,以3350.67点报收,比上个交易日涨72.31点,涨幅2.21%。创业板全日成交额为2439.59亿元。当日有850只股票收盘报涨,友讯达等8只股票涨停。有191只股票收盘报跌,乐普医疗跌幅最大。亚康股份等8只股票当日收平。

2、29日A股主要股指全线反弹

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主要股指全线反弹。科创50指数表现强势,涨幅接近3%。两市成交在前一交易日基础上继续放大。刚刚结束的10月交易中,A股总体呈现冲高回落格局。全月上证综指累计下跌0.58%,深证成指上涨0.99%,创业板指数和科创50指数累计涨幅分别超过3%和2%。

3、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跌破1000元/吨

截至10月29日夜盘收盘,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已经跌破1000元/吨。受政策调控影响,煤炭期货九连跌,现货价也应声而落。

4、北向资金连续13个月净买入

上周五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47.3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32.64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4.74亿元,日内成交额超过1400亿元,创近一个月新高。10月份,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达328.41亿元,已连续13个月呈净买入态势,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3246.88亿元,已远超去年全年2089.32亿元的净买入额。

5、煤炭“三兄弟”再度暴跌 

29日,期货品种(活跃)涨幅榜,前三分别为:红枣(+5.36%),甲醇(+4.81%),锰硅(+4.28%);

期货品种(活跃)跌幅榜,前三分别为:焦炭(-10.18%),动煤(-8.64%),焦炭(-7.93%)。期货品种(活跃)资金流入,前三分别为:棕榈(+11.04亿),甲醇(+9.47亿),豆油(+6.59亿);期货品种(活跃)资金流出,前三分别为:焦炭(-13.20亿),苹果(-6.39亿),焦煤(-6.08亿)。

6、周期股三季报“惊艳”

三季度最炙手可热的当属周期股。从业绩数据来看,煤炭、化工、有色金属等多个周期性行业在三季度迎来业绩大爆发,导致周期板块前三季度的总体净利润水平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30%;从市场表现来看,Wind二级行业中的能源和公用事业板块三季度的涨幅均超过30%。

7、前三季度A股盈利上市公司占比近九成

据《证券时报》报道,前三季度,A股盈利上市公司占比近九成,为近三年同期最高,超六成个股净利润增长,为近四年同期最高。三季报显示,A股上市公司营收合计46.7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23%;净利润合计4.0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26%。

8、四大主要制度规则明确北交所特色定位

10月30日晚,证监会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再融资、持续监管等主要制度规则,并于11月15日起施行。同时,证监会就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北交所上市公司申请转板,应当已在北交所上市满一年,其在精选层挂牌时间和北交所上市时间可合并计算。

9、北交所发布基本业务规则及细则

30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与审核4件基本业务规则及6件配套细则和指引,上述业务规则自11月15日起施行。这4件基本业务规则包含上市规则和3件审核规则,即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再融资审核规则和重组审核规则。

10、11月份新增专项债预计将达9061亿元

据《证券日报》报道,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各地组织发行地方债8689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5372亿元。按财政部“新增专项债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的要求,预计11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达9061亿元。

11、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加快

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各地组织发行地方债8689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5372亿元。按财政部“新增专项债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的要求,预计11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达9061亿元。

12、10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额为47.90亿元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以单边计算,10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624.78百万手,成交额为47.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78%和44.46%,环比分别增长1.48%和下降3.13%。数据还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6213.33百万手,累计成交额为485.6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0%和44.56%。

国际要闻】

1、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的计划迫在眉睫

投资者正在权衡,股市上涨的势头是否会在2021年最后两个月持续下去。但目前来看,今年这段时间可能面临比以往更多的风险。许多人也在密切关注债券市场的动荡和华盛顿对税收立法的辩论,并担忧通胀隐现的状况。

2、美国9月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同比增长了4.4%

29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了4.4%,这是1991年以来的最快增速,环比增幅为0.3%。剔除掉波动性较大的食品和能源类目,9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3.6%,延续近30年最高水平。

3、高盛预计美联储受通胀所迫将于明年7月加息

高盛集团的经济学家们表示,他们现在预计通胀将迫使美联储在明年7月加息,比之前的预期提前一年。Jan Hatzius等经济学家周五晚些时候在一份致客户的报告中指出,预计美联储庞大的资产购买计划缩减停止后不久,就会将基准利率从0-0.25%的区间上调。他们预计,美联储2022年11月将会第二次加息,随后将每年加息两次。

4、欧洲多国开始实施冬令时

31日起欧洲多国开始实施冬令时。欧洲金融市场的交易时间将较夏令时延后一小时,即从周一开始,欧洲股市将于北京时间16:00开盘,于次日00:30收盘;欧洲各国经济数据的公布时间也将较夏令时延后一小时,敬请留意。

5、欧元区经济第三季度环比增长2.2%

欧盟统计局29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欧元区今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2.2%,同比增长3.7%;欧盟GDP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3.9%。

6、德国经济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8%

德国联邦统计局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经价格、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德国今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8%。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此前发布秋季经济预测报告,下调今年德国经济增长预期至2.6%,比4月份预测低0.9个百分点。

7、德国10月份通胀率达4.5%

德国联邦统计局10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德国10月份通胀率达4.5%。创下28年以来的新高。1993年,受德国统一后各项政策措施的影响,德国通胀率上升至4.6%。专家认为,多种因素推动了当前通胀率的大幅度上升,例如供应链问题和国际物流问题,但最主要的因素是能源价格的飙升。

8、9月份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2959亿元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9月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9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20972亿元,支出18013亿元,顺差2959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8900亿元,支出15218亿元,顺差3682亿元;服务贸易收入2072亿元,支出2796亿元,逆差723亿元。

9、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正式核可全球税收协议

两位美国官员透露,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已在峰会的首场正式会议期间正式批准了全球最低税收协议。这项协议原则上已经在10月获得了经合组织主持下136个政府的支持,G20财长也已于7月份批准了该协议的框架。随后签署国必须进行国内立法以执行新的税收规则,并正式批准一项由OECD起草的多边公约。虽然协议已经攻克了一些难关,例如让税率较低的爱尔兰加入,但在正式生效且证明有效之前,可能还面临一些阻碍,包括建立可信的争端解决机制。

国内财经

1、10月份制造业PMI继续位于临界点附近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0月31日发布数据,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但仍位于50%的临界点附近,且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2.0%,延续扩张态势,对制造业总体拉动作用仍较明显。

2、国家统计局解读2021年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10月份,受电力供应仍然紧张、部分原材料价格高位上涨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降至49.2%。从行业情况看,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9个高于临界点,比上月减少3个,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有所减弱。供需两端进一步放缓。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8.4%和48.8%,比上月下降1.1和0.5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收缩区间,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有所减弱。

3、31省份“三季报”悉数亮相

截至10月30日,31省份经济“三季报”已悉数亮相。数据显示,经济总量方面,GDP前十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其中,广东、江苏GDP超过8万亿元;山东、浙江、河南分别超过6万亿元、5万亿元、4万亿元。经济增速方面,湖北、海南、北京、浙江、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重庆等10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超过了全国增速(9.8%)。

4、国家统计局:价格指数继续上升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72.1%和61.1%,高于上月8.6和4.7个百分点,其中出厂价格指数为近年高点。从行业情况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两个价格指数均位于73.0%以上高位区间,反映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加快上涨。

5、国内机票燃油附加费将恢复征收

据悉,去哪儿及部分机票代理已经陆续收到祥鹏航空的邮件,将于下月开始恢复国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征收。自11月5日(出票日期)起,恢复收取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接到国内部分航司通知后,去哪儿已经第一时间上线提示,方便用户知晓。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征收,采取的是与航空煤油价格联动机制,允许航空公司在不超过按公式计算的最高标准范围内,自主确定具体标准。

6、10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2.5%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2021年10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2.5%,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仍处于不景气区间。

7、个人信息保护法11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法律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对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等,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8、前三季度软件业业务收入增长20.5%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软件业完成业务收入6.9万亿元,同比增长20.5%,近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5.8%,较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营收利润双双保持稳步增长。

9、9月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2959亿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29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9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2959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3682亿元,服务贸易逆差723亿元。按美元计值,2021年9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458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70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12亿美元。

10、中经评论:缓税2000亿 助力中小微企业逆境求生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缓税,相当于企业多了一笔短期无息贷款,可以缓解现金流压力,解决燃眉之急。除了政府部门积极行动外,中小微企业也要苦练内功,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多方努力之下,相信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能够攻坚克难。

11、六大银行前三季度日赚超35亿

 国有六大行前三季度“成绩单”均已出炉,合计来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下同)9633.91亿元,合计日赚超35亿元。

12、前三季度中国文化企业营收逾8.4万亿元 同比增21.8%

中国国家统计局30日公布,前三季度,中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20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21.8%,两年平均增长10.0%,比2019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加快2.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