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1、统计局:10月下旬全国黑色金属价格全线下跌
国家统计局11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下旬全国黑色金属价格全线下跌。具体价格变化情况如下:螺纹钢(Φ16-25mm,HRB400E)的价格5371.7元/吨,环比下跌6.7%;线材(Φ6.5mm,HPB300)的价格5606.4元/吨,环比下跌6.5%;普通中板(20mm,Q235)的价格5771.4元/吨,环比下跌1.9%;热轧普通薄板(3mm,Q235)的价格5708.1元/吨,环比下跌3.9%;无缝钢管(219*6,20#)的价格6478.2元/吨,环比下跌0.7%;角钢(5#)的价格5693.2元/吨,环比下跌2.2%。
2、中钢协:10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1908.87万吨,环比下降7.43%
2021年10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1908.87万吨,生铁1771.95万吨,钢材1985.10万吨。其中粗钢日产173.53万吨,环比下降7.43%;生铁日产161.09万吨,环比下降3.22%;钢材日产180.46万吨,环比下降2.25%。
3、双休日河北唐山普碳方坯价格盘整,全国各地市场建筑钢市涨跌互现
双休日,河北普碳方坯出厂价格累计持平(周六稳,周日稳)报4900元和4770元/吨,环比上周日累计持平和下跌130元/吨。全国在营业市场建筑钢价涨跌互现,其中,东北、西北、华北需求停滞,市场价格趋弱,周五夜盘反弹推动华东部分市场报涨,投机需求有所躁动。
4、中共中央、国务院: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产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意见指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口,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坚决停批停建。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推动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焦化、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电解铝、氧化铝、煤化工产能,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严控新增炼油产能。
5、2021年10月中国出口钢材449.7万吨
海关总署2021年11月7日数据显示,2021年10月中国出口钢材449.7万吨,较上月减少42.3万吨,同比增长11.3%;1-10月中国累计出口钢材5751.8万吨,同比增长29.5%。10月中国进口钢材112.7万吨,较上月减少12.9万吨,同比下降41.6%;1-10月中国累计进口钢材1184.3万吨,同比下降30.3%。
6、骆铁军:特钢行业要处理好“三个平衡”
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在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主办的2021中国国际高品质特殊钢论坛上表示,特钢行业顺应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带来的新变化,要处理好“三个平衡”。一是经济效益与产品特色的平衡。二是卡脖子产品攻关与性能稳定性的平衡。三是长、短流程生产的平衡。
7、10月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99.7%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10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99.7%。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销售指数和库存指数均有所回落。从各主要商品来看,钢铁、成品油、有色金属和化工供应量和上月相比有所减少,铁矿石供应增速回落,煤炭供应增速加快,汽车供应止跌回升。数据显示,10月份,大宗商品销售指数为100.4%,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本月为传统旺季,但终端需求增速回落,显示市场旺季不旺,不及预期。
8、于勇:河钢发展进入技术升级新阶段
“从现在开始,集团进入技术升级的新发展阶段,要利用5年到10年的时间,坚持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引领,建立新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近日,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在该集团相关会议上强调,赋予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新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改变思维方式,大力营造崇尚技术进步、尊重科技人才的浓厚氛围,让集团广大科技工作者走到技术升级的前列,实现由服务向引领的角色转变,重新出发创造无限可能,把河钢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高度。
9、四部门发文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1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工业绿色发展重点方向,具体包括: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提升、支持工业园区和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完善绿色供应链、培育绿色制造服务体系、促进绿色低碳产品消费升级、推进绿色低碳国际合作等八方面。
10、能源成本影响土耳其钢厂竞争力
土耳其钢铁出口商协会(CIB)近日表示,土耳其钢铁生产商的能源成本同比几乎翻了一番,货币贬值导致能源成本大幅增加,削弱了钢厂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因为能源是其主要投入成本之一。CIB强调,钢铁行业占土耳其总能源消耗的份额约20%,土耳其钢铁行业为国内制造业提供必要的材料,钢厂成本问题可能会对下游产生负面连锁反应。
【能源资讯】
1、统计局:10月下旬动力煤、炼焦煤价格均呈跌势
国家统计局11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下旬全国煤炭价格各有涨跌。各煤种具体价格变化情况如下: 无烟煤(洗中块,挥发份≤8%)价格2678.6元/吨,较上期上涨84.8元/吨,涨幅3.3%。 普通混煤(山西粉煤与块煤的混合煤,热值4500大卡)价格1303.0元/吨,较上期下跌253.8元/吨,跌幅16.3%。 山西大混(质量较好的混煤,热值5000大卡)价格为1514.8元/吨,较上期下跌244.6元/吨,跌幅13.9%。 山西优混(优质的混煤,热值5500大卡)价格为1620.3元/吨,较上期下跌200.3元/吨,跌幅11.0%。 大同混煤(大同产混煤,热值5800大卡)价格为1702.2元/吨,较上期下跌178.7元/吨,跌幅9.5%。 焦煤(主焦煤,含硫量<1%)价格为3981.4元/吨,较上期下跌118.6元/吨,跌幅2.9%。 上述数据显示,10月下旬全国无烟煤价格持续上涨,不过涨幅明显收窄;动力煤、炼焦煤价格均呈跌势,且前者跌幅较大。 此外,10月下旬全国焦炭(二级冶金焦)价格4086元/吨,与上期持平。
2、国资央企千方百计缓解燃“煤”之急 成保供主力军
日前,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今冬明春能源电力座谈会上表示,面对当前能源电力保供的复杂形势,国资央企要主动担当,积极履责,切实发挥保供主力军作用。中央企业提供了全国约1/4的煤炭产量、60%以上的电力供应,是全国能源保障当中的主力军。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意见指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煤炭消费量分别下降10%、5%左右,汾渭平原煤炭消费量实现负增长。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鼓励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坚持“增气减煤”同步,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清洁取暖需求。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重点区域的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有序扩大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范围,稳步提升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水平。
4、国家发改委:11月份以来电厂存煤日均提升160万吨
随着全国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和电煤装车快速增加,11月份以来电厂供煤持续大于耗煤,库存日均增加160万吨,存煤水平快速提升。11月5日,电煤装车6.5万车,同比增长39%;电煤供大于耗182万吨,电厂存煤达到1.16亿吨,可用20天。
5、国税总局:10月份以来为煤电和供热企业办理“减、退、缓”税150.7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表示,10月份以来,我们建立台账,按日跟踪煤电和供热企业办理“减、退、缓”税情况。截至11月4日,全国为煤电和供热企业共办理“减、退、缓”税150.7亿元,其中累计办理减免税57.8亿元,缓退税92.9亿元,切实缓解了煤电和供热企业资金压力和生产经营困难,促进了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
6、国家开发银行677亿元专项贷款支持煤炭煤电保供
从国家开发银行了解到,为支持今冬明春煤炭煤电保供,开发银行已设立专项贷款,支持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增加电煤供应,支持供电、供暖重点地区重点电力企业电煤储备,努力缓解煤电企业经营困难,全力做好今冬明春能源保供金融服务工作。截至10月末,已向148个项目授信专项贷款677亿元,实现发放215亿元,及时为重点企业平稳运营提供开发性金融支持。
7、国家电网:保供电取得阶段性成效
从国家电网了解到,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目前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电力供需形势恢复常态,保供电保民生取得阶段性成效。电煤供应明显增加。公司经营区电煤库存回升至9932万吨,电煤可用天数回升至20天。并网发电能力明显提高。公司经营区故障抢修煤电机组和煤电受阻容量双双下降,实现应并尽并、应发尽发,煤电机组发电能力大幅提升。有序用电规模明显减少。全网最大有序用电规模大幅下降,电力缺口明显缩小。
8、国家铁路10月电煤发送量 实现强劲增长
近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0月份以来,国铁集团扎实开展今冬明春发电供暖用煤运输保供专项行动,电煤发送量实现强劲增长,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据统计,10月份,国家铁路发送电煤1.22亿吨,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21%。截至10月底,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平均可耗天数达到19.1天,较9月末增加5.1天。
9、11月5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5日消息,自2021年10月22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震荡运行,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11月4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10月22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相比,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10、10月中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9160.6万吨
10月中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9160.6万吨,较上月减少400.5万吨,同比下降14.2%;1-10月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93348.4万吨,同比下降4.2%。10月中国进口煤及褐煤2694.3万吨,较上月减少594.0万吨,同比增长96.2%;1-10月中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25734.0万吨,同比增长1.9%。
【证券期货】
1、沪指收跌1% 元宇宙概念表现活跃
5日,上证指数收盘报3491.57点,下跌1.00%。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64%和0.28%。元宇宙概念表现活跃,佳创视讯上涨20%收获涨停。煤炭、电力、化工板块则跌幅靠前。
2、商品期货收盘多数收跌,沪铝跌超6%
5日,国内期货市场收盘,商品期货多数收跌,沪铝跌超6%,纯碱跌超5%,硅铁、锰硅跌超4%,沥青、铁矿、沪锌、豆二跌超3%,豆油、豆粕、棕榈、热卷、菜粕跌超2%,鸡蛋、橡胶、郑油跌超1%。塑料、豆一、沪银涨超2%,生猪、沪金、纸浆、白糖涨超1%。
3、5日钢铁板块低开低走,Wind钢铁指数下跌3.15%
11月5日,钢铁板块低开低走,Wind钢铁指数下跌3.15%。其中,八一钢铁下跌6.24%,包钢股份、中信特钢、马钢股份、宝钢股份、山东钢铁、太钢不锈、本钢板材、安阳钢铁、酒钢宏兴等跌幅超过4%。四季度以来,Wind钢铁指数跌幅达16.57%。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钢铁价格大幅回调,一周回调幅度超过5%。产量下滑叠加价格大幅回调,钢铁板块持续低迷。
4、螺纹持仓量骤降近6万手
5日,期货品种(活跃)涨幅榜,前三分别为:塑料(+2.64%),豆一(+2.13%);沪银(+2.13%);
期货品种(活跃)跌幅榜,前三分别为:沪铝(-6.41%),硅铁(-5.71%),纯碱(-5.21%)。期货品种(活跃)资金流入,前三分别为:塑料(+3.91亿),沪锡(+2.89亿),豆一(+2.77亿);期货品种(活跃)资金流出,前三分别为:螺纹(-4.04亿),沪铜(-3.54亿),豆粕(-2.97亿)。
5、郑商所:调整部分动力煤合约涨跌停板为10%
郑商所5日公告称,调整动力煤期货2211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为30%,涨跌停板幅度为10%。交易手续费标准为120元/手,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标准为120元/手。
6、四部门:支持广期所建设碳期货市场
11月5日,工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气候友好型金融产品,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碳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碳金融服务。
7、上海证监局规范电视广播媒体不当发布证券广告行为
据上海证监局官网显示,近期,该局在工作中发现,部分电视频道和广播媒体涉嫌发布具有煽动性、诱惑性极强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营销广告。在开展监测监听后发现,相关营销用语存在涉嫌不当提升收益预期、过度强化投资收益、弱化投资风险及利用二维码导流等情形,违反了上海市加强金融广告监管工作相关规定的精神,初步认为相关媒体涉嫌不当发布传播证券业务广告,相关投资咨询机构涉嫌存在不当营销的情形。上海证监局及时联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约谈相关媒体和投资咨询机构,要求相关媒体、机构提升认识,立即开展自查自纠,务必规范开展营销活动。
【国际要闻】
1、商务部:中国实施RCEP已准备就绪
据商务部消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开始生效。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介绍,中方对生效实施准备工作高度重视,目前各项准备已经就绪,能够确保协定生效时全面履行义务。第一,在关税减让实施准备方面,中方在上半年完成了关税减让表的转版,并提交东盟秘书处。第二,在原产地规则实施准备方面,海关总署在上半年已制定RCEP原产地管理办法和经核准出口商管理办法,将配合协定生效时间同步公布实施。第三,协定约束性义务的履约准备已完成。第四,针对地方和企业的宣介培训积极开展。第五,建立自贸区实施服务平台。
2、前10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22.2%
11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1.6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比2019年同期增长23.4%。其中,出口17.49万亿元,同比增长22.5%,比2019年同期增长25%;进口14.18万亿元,同比增长21.8%,比2019年同期增长21.4%;贸易顺差3.31万亿元,同比增加25.5%。
3、北美地区开始实行冬令时
北美地区2021年冬令时于2021年11月7日(周日)当地时间早上02:00(北京时间15:00)开始,至2022年3月13日当地时间早上02:00(北京时间15:00)结束,美国和加拿大金融市场交易时间(金银、美油、美股等)和经济数据公布时间将较夏令时延后一小时。11月8日(周一)为进入冬令时后美股的首个交易日,交易时间即将变为周一至周五22:30到次日凌晨5:00。
4、美国会通过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法案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基础设施投资法案将在未来10年内推高联邦预算赤字约2560亿美元。近期数据显示,2021财年(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达到2.77万亿美元,低于上一财年创纪录的3.13万亿美元。
5、美国基础设施法案终获国会批准
支持率正在下降的美国总统拜登终于收到了好消息。当地时间11月5日晚,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规模约为1.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法案,旨在改善美国道路、桥梁、管道、港口和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现在,这份法案已被送至拜登的办公桌上等待签署后生效。
6、商务部:中国连续四年保持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
中国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宗长青5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表示,中国吸收外资全球占比大幅提高。2017年到2020年,中国连续四年保持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
当日,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1》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实现逆势增长,以美元计达1493.4亿美元,同比增长5.7%,折1034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
7、巴西今年9月工业产值环比下降0.4%
巴西地理统计局(IBGE)当地时间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巴西工业产值环比下降0.4%,为连续四个月环比下跌。目前,该国制造业仍未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水平。
8、联合国报告呼吁紧急加大气候融资规模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4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期间发布最新报告,呼吁全球紧急行动,加大气候融资规模并积极实施气候行动计划,以适应日益加剧的气候影响。
9、日本首相岸田或于11月内访美
综合报道,日本政府相关人员表示,为与美国总统拜登进行会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或于11月内访问美国。双方将再次确认日美同盟。
10、中老铁路国内段动态检测工作全面完成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11月5日,动态检测列车从中老铁路昆明站出发,驶向磨憨站,完成对中老铁路国内段全线工务、电务、牵引供电等各系统进行的综合测试。至此,中老铁路国内段动态检测工作全面完成,下一步将转入初步验收和安全评估阶段,中老铁路如期开通运营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国内财经】
1、10月全球制造业PMI较上月微幅回升0.1个百分点
11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1年10月份全球制造业PMI较上月微幅回升0.1个百分点至55.7%。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增速趋稳回升;欧洲制造业增速保持稳定,美洲和非洲制造业增速有所放缓。综合指数变化分析,全球制造业增速与上月相比较为平稳。之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一些亚洲国家制造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恢复,带动了亚洲制造业趋稳回升,也成为全球制造业增速保持平稳的重要动力。但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2、国家税务总局: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9101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9101亿元,其中新增减税7889亿元,新增降费1212亿元。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
3、前三季度中国七成有经营活动收入的小微企业无需缴税
11月5日,国新办就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有关情况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介绍,近年来中国出台一系列面向小微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包括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不断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大幅降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持续降低。今年前三季度,享受免征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户数达4365万户,减税金额达299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七成有经营活动收入的小微企业无需缴税。
4、截至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76亿美元
截至2021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76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170亿美元,升幅为0.53%。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较多不稳定因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但我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具有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将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提供支撑。
5、工信部:全力稳定提振工业经济 着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全国工信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指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核心增长引擎,工业稳则经济稳。 会议强调,全系统要深刻认识稳定工业经济增长、提振工业经济的重要性,要着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深入实施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强化上下游企业协调联动,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6、商务部:2020年中国吸收外资逆势增长
11月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外商投资促进专题发布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宗长青在会上表示,2020年,中国全年实际使用外资实现逆势增长,以美元计达1493.4亿美元,同比增长5.7%,折1034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
7、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增长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0.3万亿元,增长22.4 %,占出口总值的58.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31万亿元,增长12.1%;手机7165.8亿元,增长13.3%;汽车(包括底盘)1798.7亿元,增长111.1%。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3.2万亿元,增长10%,占18.3%。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8987.8亿元,增长15.8%;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7621.3亿元,下降16%;塑料制品5158.2亿元,增长22.9%。出口农产品4339.6亿元,增长1.7%。
8、10月新房成交跌幅收窄 购房需求平稳释放
机构监测数据显示,10月楼市成交继续下行,但新房成交降幅有收窄趋势。相比之下,很多前期热点地区的二手房市场成交下滑较明显。前三季度,房地产贷款增速明显放缓,但10月房地产贷款投放规模回升明显。业内人士预计,后续房地产贷款总量有望稳中有升,项目储备力度加大,用来保障房地产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第三批集中供地出让临近,房企参与度有望提升。
9、民政部:1-9月累计支出低保资金1367.8亿元
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国际合作司)副主任贾维周5日介绍称,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753.2万人,农村低保对象3489.2万人,1-9月累计支出低保资金1367.8亿元;共有特困人员470.7万人,1-9月累计支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347.5亿元。前三季度全国共实施临时救助616.6万人次,累计支出76.4亿元。
10、民政部门已累计处置非法社会组织3300多家
民政部举行的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民政部门始终对非法社会组织保持高压态势,部本级和地方民政部门已累计处置非法社会组织3300多家,关停200余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新媒体账号。
11、开幕首日上海交易团签下7亿美元“首单”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5日开幕,当天上午,青浦西虹桥企业云嘟(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与参展商行云物流商贸(香港)有限公司签署了7亿美元采购意向订单,这是第四届进博会上海交易团“首单”。
12、安徽省累计投入补偿经费200亿元
2021年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暨生态产品博览会5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开幕。安徽省副省长王翠凤在论坛上介绍说,10年来,通过浙皖两省三轮补偿试点工作,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安徽省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亿元,组织实施十大工程,初步构建了补偿标准、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绿色产业、生态法制、组织保障等六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