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4月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以来,热卷价格累计上涨75%,钢厂利润大幅增加,但是下游相关制造业销售毛利率下降,特别是较难将价格上涨向终端消费者转移的制造行业,销售毛利率降幅明显。以电梯行业为例,全球排名前十的电梯制造企业康力电梯,销售毛利率由32.59%下降至28.41%,下降幅度4.19%。同时,家电行业销售毛利率也受到了显著冲击,国内家电龙头企业格力集团销售毛利率由26.14%下降至23.74%,下降幅度2.4%;美的集团销售毛利率由25.11%下降至23.23%,下降幅度1.88%。由此看来,电梯和家电等钢铁下游制造业的风险管理需求大幅增加。
一般来说,企业转移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签订长协,即通过与供货商签订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的供货锁价协议,锁定现货价格,来规避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二是扩大库存,即通过增加原材料库存,来规避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但是这种途径需要企业资金充裕,并且库容足够大,很少有企业具备这两个条件。三是将风险向下转移,即通过向终端消费者提涨产成品价格来转移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但是对于部分制造业而言(例如电梯企业),产成品调价频次特别低,较难通过产成品价格上涨来转移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四是期货锁价,即根据原材料采购的周期和规模,确定原材料涨价的敞口风险,通过期货市场进行买入保值来锁定原材料采购成本。
根据市场现实情况来看,金融属性放大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套保者、套利者和投资者。套保者主要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的敞口风险选择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反映的是实体供求。投机者主要通过对商品绝对价格走势的判断,在期货市场上追涨杀跌,追求利润最大化。套利者主要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同一品种价差、同一品种不同区域价差和跨期价差的不合理性,在价差由不合理转为合理的过程中赚取相对有限的利润。投机者和套利者的行为反映的是虚拟供求,会加剧期货市场的波动,但是目前很多商品的现货定价都要参考期货市场,所以使得较多商品的现货价格波动加大。笔者认为,此时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我们先来看一看哪些情况下企业可以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一是企业通过分析市场走势,认为未来原材料价格上涨概率较大,企业面临成本大幅增加的风险,则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进行买入保值,锁定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二是企业通过分析产成品供需市场以及自身销售状况,认为未来产成品价格下跌概率较大,企业面临销售价格下跌、销售利润下降的风险,则可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卖出保值,对冲产成品价格下跌风险。三是企业原材料或者产成品库存较高,企业通过市场判断认为库存存在跌价风险,则可通过在期货市场进行相关操作来对库存进行保值。
当然,套期保值犹如一把双刃剑,虽能化解市场风险,但是套期保值本身也能产生风险。一是基差风险。商品交割机制保证了期现货价格趋势一致并在到期日收敛,这是套期保值的前提,但是实际上套保头寸往往会在到期日前就了结平仓,所以会存在期现货涨跌幅不一致的风险,即基差风险——买入套保面临基差扩大的风险,卖出保值面临基差收窄的风险。二是资金风险。若市场向不利于期货头寸的方向波动,期货套保持仓浮动亏损过大导致可用资金不足,被迫平仓导致套保失败。因此,期货套保账户中除了期货头寸占用的保证金,还应留有一定的风险保证金。三是操作风险,即套保执行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损失或风险。
那么企业该如何做好套期保值呢?
第一步,建立套期保值管理制度。首先,明确套期保值目的,这是为了防范和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锁定和控制经营利润。其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套保业务的组织结构及职责。再次,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明确最大套保资金规模和套保比例。然后,建立业务运作机制,明确套保业务的流程和审批机制。最后,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明确止损额度和触发止损的条件。
第二步,通过“5W”决策体系开展套期保值。“Whether”,是否进行保值?通过市场判断、压力测试等对风险进行识别和量化,决定是否保值。“What”,保多少?若企业决定进行套期保值,那就要根据现货经营的敞口规模、价格趋势强弱和基差水平确定套保比例。“Which”,何价保?主要通过对绝对价格水平和基差的分析,确定在什么价格进行套期保值。“When”,何时参与套保?主要通过市场风险周期、市场结构和流动性确定什么时间进行保值。“How”,如何执行?确定建仓及加减仓的策略、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方案。
第三步,套保方案评估。套保方案评估要坚持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过程考核主要从执行力和合规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估,结果考核要坚持期现结合原则和目标实现原则。